life
  • 【2019 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一窺細胞如何「氧」尊處優 2019/10/15

    【2019 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一窺細胞如何「氧」尊處優
    撰文/駱宛琳

    今年的諾貝爾生醫獎,頒給了研究缺氧狀態下,細胞如何因應調節的生理機制;分別是為位於美國波士頓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的William Kaelin博士,身在巴爾的摩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的Gregg Semenza博士,還有英國牛津Francis Crick Institute 的PeterRatcliffe博士。這研究或許不在所有人的得獎超級大熱門名單上,但卻絕對眾望所歸。
    Continue reading →

  • 學樂器的成效取決於聆聽音樂時的腦部活化 2019/06/25

    學樂器的成效取決於聆聽音樂時的腦部活化
    蔡振家

    相信很多人都同意,演奏樂器是很酷、很帥的行為,但遺憾的是,並非每個人都有這方面的天分。究竟演奏樂器的才能源自何處?是否跟大腦功能有關?2018年,認知神經科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1],該文指出,學習演奏大提琴的初始表現,跟頭頂的一個腦區有關。

    這項實驗研究有13位受試者,他們在參與實驗之前,都未曾正式學過音樂。受試者在實驗期間接受一個月的訓練,學習演奏大提琴,並且在三個時間點接受腦部掃描(在MRI磁振造影儀中聆聽或演奏音樂)。第一次腦部掃描是在訓練之前,第二次掃描在訓練一週後進行,等到四周的訓練結束之後,進行第三次腦部掃描。 Continue reading →

  • 超級細菌(bacteria) 2019/05/23

    超級細菌(bacteria)
    台北市私立天主教達人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陳雅慧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電子顯微圖

    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屬於革蘭氏陽性菌,可產生一種金黃色素,將自己粉飾成金黃色,用以抵抗人體白血球的獵殺,是人類皮膚、鼻腔、口腔及腸道的正常菌叢之一。在一般健康情況下,金黃色葡萄球菌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在免疫力下降時或有傷口時,金黃色葡萄球菌便可能引起傷口感染、菌血症,還有中樞神經系統、呼吸道及泌尿道等的感染。 Continue reading →

  • 【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特別報導】癌症免疫療法新突破 2018/10/08

    癌症免疫療法新突破
    駱宛琳

    一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諾貝爾奬在各領域狂放鞭炮的日子。今年的諾貝爾生醫獎這一串大紅鞭炮,炸到了兩位免疫學泰斗:美國免疫學家 James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為他們在癌症免疫療法開疆闢土的貢獻,合給了一頂大桂冠。

    James Allison 博士和本庶佑博士這幾年來在各大科學獎項上獲獎無數。兩人皆是 2014 年臺灣唐獎生技醫藥獎的得主;隔年,Allison 博士又拿到了另一個極其殊榮的 Lasker Award;再隔一年,本庶佑博士也風光摘下 Kyoto Prize。而在今年十月第一個禮拜一早晨,兩人又一起分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生醫獎。  Continue reading →

  • 細胞凋亡 (Apoptosis) 2018/05/25

    細胞凋亡 (Apoptosis)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 霍其嶸

    細胞凋亡是一種細胞的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相較於因感染或受損引起的細胞壞死(Necrosis),細胞凋亡是主動由細胞進行的反應。細胞凋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移除在發育過程中不必要的細胞。在進行細胞凋亡的過程中,會產生一連串的生理現象,包括:染色質固縮(Chromatin Condensation)、DNA碎裂(DNA fragmentation)及核碎裂(Nuclear fragmentation)。在一般成年人的身體當中,平均每天會有上百萬個細胞進行細胞凋亡。

    細胞凋亡主要是由胱天蛋白酶(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Caspase)這種蛋白質進行調控。Caspase可細分為initiator(啟動者) caspase 跟Effector(執行者) caspase。Initiator caspase 包含了Caspase – 2、8、9及10,其功能主要是負責活化Effector caspase;Effector caspase(有Caspase – 3、6、7)則是實際上去執行細胞凋亡工作的蛋白酶。 Continue reading →

  • DNA結構65週年回顧 2018/05/23

    DNA結構65週年回顧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葉綠舒

    1953年4月25日,《自然》(Nature)期刊上刊登了三篇論文。第一篇是由華生(James D. Watson,1928-)與克里克(Francis Crick,1916-2004)共同撰文的《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其它兩篇則分別由威爾金斯(Maurice H. F. Wilkins,1916-2004)、史多克斯、威爾生以及富蘭克林(Rosalind E. Franklin,1920-1958)、葛思林共同撰寫。 Continue reading →

  • 原位雜合技術 (In situ hybridization;ISH) 2018/05/17

    原位雜合技術 (In situ hybridization;ISH)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 霍其嶸

    原位雜合(下簡稱為:ISH)是一種被廣泛使用來確認組織及細胞中特定DNA或是RNA表現位置的方法。最早是由美國生物學家Mary-Lou Pardue跟Joseph G. Gall在1969年所發明的。當生物體的個體不是很大時,可以在不進行切片或是分離的狀況下進行染色,這種做法稱之為全標本包埋原位雜合(Whole – mou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SH)。

    ISH的原理其實和南方墨點法(Southern blotting)類似,都是利用核酸序列會互補的特性來設計探針(probe)去標定互補(Complementary)DNA或RNA。RNA探針必須要能夠和生物體的RNA進行互補結合,所以使用的序列為反股RNA(antisense RNA),正股的探針因為和組織或是細胞內所含有的RNA相同,所以無法進行互補,故常被用來做為陰性對照組(Negative control)。 Continue reading →

  • 類鐸受體 2018/04/20

    類鐸受體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陳巧坪

    類鐸受體(toll-like receptor;TLR)屬於模式辨識受體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 中的一員,於先天性免疫反應 (innate immunity) 辨識外來病原體或有害訊號時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們的發現最早可追溯自1980年,一開始發現果蠅的某些基因對於幼蟲背腹側的發育具有重要性,並於五年後利用突變的方式確認其中一個基因若是無法正常表現將會使幼蟲腹部的發育受到阻礙而展現出怪異的型態,因此這個基因被命名為”Toll”,代表著驚人及異乎尋常的意思。1996年Toll又被發現參與先天性免疫反應,可於成體果蠅中控制抗真菌胜肽 ”drosomycin” 的表現。之後,亦在人體中發現有著和Toll同源的受體存在,也就是和Toll相似的受體,因此命名為類鐸受體。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