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長頸鹿不止一「種」(Species) 2009/05/20

    長頸鹿不止一「種」(Species)
    台北縣崇光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陳昱儒實習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長頸鹿小檔案
    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哺乳綱,偶蹄目,長頸鹿科,過去被中國、日本與韓國認為是吉祥獸麒麟,直至今日日文與韓文的長頸鹿發音仍同「麒麟」。過去長頸鹿一直被視為一個物種有九個亞種,總數約11萬頭,被歸類為非保育類野生動物,在非洲分布範圍為撒哈啦沙漠以南的草原與開闊林地。成年長頸鹿體重超過1000公斤,具有長距離移動50~300公里的能力,一日可進食約63公斤的樹葉,一天睡眠時間為哺乳類中最短的,約為20分鐘~2小時,野外平均壽命為20~25歲。外型特徵方面,雌雄皆有長角,雌性的角與體型皆略小為雄性,此外雄性之間會利用長脖子進行打鬥取得交配的權利。社會結構鬆散,ㄧ個家族的分布範圍從5平方公里到992平方公里皆有。 Continue reading →

  • 生物種概念 2009/05/20

    生物種概念 (Species)
    臺北縣崇光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陳昱儒實習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不論對於大人或小孩,長頸鹿都是大家所熟知且喜愛的野生動物。長頸鹿在動物學上的分類,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個物種 (Species),其下由毛皮斑紋與分布範圍再區分為九個亞種(Subspecies),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中列為「低危」物種。

    然而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系教授布朗領導的團隊針對粒線體DNA與基因座的研究,發現到長頸鹿可分為六種不同的物種,這項新發現將影響到我們對於長頸鹿保育的策略。 Continue reading →

  • 飲食指南金字塔(Food Guide Pyramid) 2009/05/20

    飲食指南金字塔(Food Guide Pyramid)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科朱芳琳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根據我國衛生署公布的飲食指南金字塔,每日應攝取的各類食物以醣類食物為主,其次為蔬菜與水果類,魚肉蛋奶等蛋白質類食物則適量攝取,油脂、調味料與甜食類則建議少用。這個飲食指南金字塔最早是在1990年代初由美國的衛生部公布,但在公布十年後,開始出現一些檢討這個指南是否合宜的聲音;在2003年,美國哈佛大學的營養學者公布一個新的、修正過的飲食指南金字塔,在新的飲食指南金字塔中,各類食物的攝取量與原先差異頗為明顯,例如:位於塔底需大量攝取的食物,由過去的醣類轉變為植物性油脂與全穀類的食物,而過去位於塔底的精緻澱粉類食物如白米飯與白麵包,還有位於中層蛋白質中的紅肉竟建議少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Continue reading →

  • 粒線體的歷史-粒線體夏娃(Mitochondrial Eve) 2009/05/20

    粒線體的歷史-粒線體夏娃(Mitochondrial Eve)
    台北市忠孝國民中學自然領域張馨文實習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細胞內生理運作所需的ATP需要由粒線體產生。到目前的科學證據仍然無法提供粒線體等胞器起源的明確證據,因為葉綠體與粒線體有環狀DNA及tRNA,且其核糖體與細菌非常相似,所以Konstantin Mereschkowsky 和Ivan Wallin先後假設為這兩種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一起互利共生,這種內共生學說(endosymbiont hypothesis)現在已漸漸被世人所接受。

    演化在我們身上所留下的證據,並不是只有盲腸或是闌尾等痕跡器官而已,還有物種間蛋白質的差異,或是核苷酸序列的不同。在我們細胞的胞器中,其實也留有祖先給我們的訊息,比如說母系遺傳的粒線體。

    從受精卵的起源開始說起,當部分活動力較強的精子進入子宮後,在子宮頸及輸卵管的酵素可使精子具有受孕的能力,而精子的細胞核進入到卵細胞後,含有粒線體的鞭毛部分被切斷,因而卵子中豐富的粒線體DNA便由母親遺傳給子代,因而經由有性生殖的子代都將繼承母親的粒線體基因。 Continue reading →

  • 有週期性的生物行為變化—談生物時鐘下(Biological Clock) 2009/05/20

    有週期性的生物行為變化—談生物時鐘下(Biological Clock)
    北縣崇光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陳昱儒實習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光對生物時鐘的校轉—光週期(Photoperiodism)
    生物時鐘具有使生物適應環境的重要功能,它不能憑藉自己週期調控個體的行為,必須依據外在環境校轉,而讓生物時鐘校轉的重要依據之一就是日光,除了透過一日的晝夜來調整行為,也能從日照長度調整年度行為,像是遷徙、交配等。因此光照影響其行為週期表現就是光週期(Photoperiodism)。

    就哺乳動物而言,眼睛是接受日光訊息來進行生物時鐘校轉的重要器官。可是生物學家同樣也發現,全盲實驗小鼠,同樣也會有生物時鐘校轉的情況,因此進一步研究發現,雖然全盲小鼠其錐細胞與桿細胞全失去功能,但是在視網膜中有另外一種感光細胞存在,此細胞仍可以接收日光,進行生物時鐘校轉。同樣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在全盲的人身上看到,其生物時鐘的校轉能力也不會因視覺受損而消失,這在醫學上的延伸結果為,對於罹患眼睛疾病的人,也要儘可能保持其眼睛的完整,好讓光校轉的能力存在,維持生物時鐘的週期性行為表現。 Continue reading →

  • 有週期性的生物行為變化—生物時鐘上(Biological Clock) 2009/05/20

    有週期性的生物行為變化—生物時鐘上(Biological Clock)
    台北縣崇光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陳昱儒實習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我們每日過著一天24小時的生活,依據原子鐘提供的分秒來安排生活作息,將該做的事謄寫為密密麻麻的計畫表。在製作這些計畫的時候,你是否曾注意到總是會有一些特定的時間最適合、最有效率進行某些工作?那是因為早在原子鐘被發明前,我們每一個人身體裡都有自己的生物時鐘(Biological Clock)在運作,同樣地,生物時鐘也存在於其他生物,每種生物、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獨有的時鐘在運轉,使其更能適合生存的環境。

    生物的週期性—生物時鐘(Biological Clock)
    生物的行為變化有其週期性,隨著晝夜交替、年復一年的輪替,而這些隨著時間有順序的行為變化就是依靠生物時鐘(Biological Clock)的調控而發生。

    生物的生物時鐘使生物能依據年、月、日等時間週期,針對環境中日光、溼度、溫度等可預測的狀況,讓生物體能展現出適合生存的行為,例如夜晚活動的野鼠就不會在白天貿然的出來覓食、鳥類知道讓小鳥在有充足食物的時候出生等。 Continue reading →

  • 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2009/05/19

    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台北市忠孝國民中學自然領域張馨文實習老師/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 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身體組織遭受病原體侵犯或是外界傷害後,受到傷害的組織細胞釋出組織胺,刺激附近的血管,導致局部血管擴張和微血管通透性增大。微血管通透性增大使血漿滲出造成腫脹,進而壓迫神經而感覺疼痛,而局部血管擴張促使較多的血流運送更多的吞噬細胞和免疫球蛋白(抗體),到達發炎部位對抗病菌,這就是發炎部位會紅、腫、熱、痛的主要因素。相對於身體其他器官在發炎時所產生的反應,肝臟出狀況卻不一定會有症狀讓我們警覺。

    由於肝臟肝表面的包膜才有神經,通常肝腫瘤要腫大至壓迫肝表面的包膜時才會有疼痛的感覺,因此,肝癌通常是在患病末期時才發現。惡性肝腫瘤主要有三種: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轉移性肝腫瘤。而患者數目最多的肝細胞癌與 B 型及 C 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關係。 Continue reading →

  • 人工肝臟(Artificial Liver) 2009/05/19

    人工肝臟(Artificial Liver)
    台北市忠孝國民中學自然領域張馨文實習老師//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 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肝臟除了負責人體內的代謝及合成等功能外,也負責解毒功能。當病毒、藥物或酒精等因素使肝細胞在短時間內大量壞死,會造成急性肝衰竭;而B、C型肝炎或肝硬化會演變成慢性肝衰竭;若體內的氨無法轉換為無毒的尿素,會造成腦部水腫的「肝性腦病變」,進而演變為肝衰竭。因此,一旦肝解毒功能喪失,身體很多其他功能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目前還沒有儀器可以取代全部的肝功能,目前醫療使用的人工肝臟的最主要功能,僅能將含有毒素的血液淨化,再把去除毒素的血液輸回病人體內,達到暫時治療急性肝衰竭的效果。這類的人工肝臟運作方式像洗腎機,以透析、離子交換、電透析法等來除去血液中的氨等有害物質,並以活性碳或樹脂吸附有害物質。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