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生物駭客 2016(三):美國的基因工程 2016/08/31

    生物駭客 2016(三):美國的基因工程 (BioHackers 2016 (III): Genetic Engineering in U.S.A.)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博士 曹存慧/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張顥馨

    《生物駭客 2016(一)》《生物駭客 2016(二)》生物駭客中,簡介了生物駭客的發展歷程,以及新加坡和歐洲幾個駭客空間的概況。基因工程相關法規在美國較在歐陸寬鬆,所以美國有更多的生物駭客空間使用基因工程的技術。例如,美國的 Glowing Plants(發光植物)的發光植物計畫,就將螢光酶基因轉殖入阿拉伯芥(圖三、四),期待發展出替代照明 (Callaway, 2013)。他們本想在群募平台 Kickstarter 上募集約 65,000 美元,用於將產品商品化並販售螢光阿拉伯芥的種子;結果,他們很快募得 484,000 美元並終止繼續募金。這個計畫雖然合乎美國對基改生物的管理條例,但許多相關研究人員質疑其可行性,並擔憂會加重社會大眾對基因改造的誤解,影響後續大眾對基因改造研究發展的接受程度 (Callaway, 2013)。這個計畫也導致 Kickstarter 增加了一個新的規定,禁止未來使用基因改造的生物當作募得資金的回饋 (Holmes, 2013)。美國 Biocurious(生物好奇)與 Counter Culture(叛培養)合作的全素乳酪計畫,則轉殖了細菌,在細菌中表現酪蛋白基因,試著用細菌製造乳製品 (D’haeseleer, 2014)。另外,也有些團體正傳授社群 CRISPR (Ledford, 2015) 之類最新的基因工程技術。 Continue reading →

  • 生物駭客 2016(四):運作與經營之道 2016/08/31

    生物駭客 2016(四):運作與經營之道 (BioHackers 2016 (IV) :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博士 曹存慧/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張顥馨

    《生物駭客 2016(三)》,以美國巴爾的摩的生物駭客空間 BUGSS 為例,討論了公眾對生物駭客空間的疑慮與轉機。以下將繼續以 BUGSS 為例,討論生物駭客空間的財務運作與經營之道。 Continue reading →

  • 生物駭客 2016(二):歐洲的發展 2016/08/31

    生物駭客 2016(二):歐洲的發展 (BioHackers 2016 (II) : Development in Europe)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博士 曹存慧/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張顥馨

    《生物駭客 2016(一)》中,介紹了生物駭客空間的發展緣由與概況(圖二)。各個生物駭客空間的運作方式與營運策略均有不同。從下面的幾個例子中,可以觀察到生物駭客的核心人物,多數仍在學院體系內接受過相關教育與訓練,空間本身也常常與學院內的機構或研究人員合作,或是得到學院捐贈的二手實驗器材等。就像其他的駭客空間一樣,至少在草創之初,都是由幾個有共同嗜好的好友共同負責運作,並透過人脈逐步擴張資源與社群規模。 Continue reading →

  • 生物駭客 2016(一):導論 2016/08/31

    生物駭客 2016(一):導論 (BioHackers 2016 (I) : Introduction)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博士 曹存慧/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張顥馨

    生物駭客,也就是業餘的生命科學研究者們,正在全球推動一個「生物研究自己來 (DIYBio)」的社會運動,目的是打破公眾與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研發之間的屏蔽,使沒有受過正規生命科學教育的業餘科學家們,也能投入科學研究,釋放對科學研究的熱情。雖然有部分的生物駭客在家中架設了私人的實驗室,但多數仍選擇在駭客空間 (Hackerspace) 中進行生物研究(圖一)。一般而言,駭客空間指的是聚集了業餘科學家的研究空間,跟社群實驗室 (Community Laboratory)、自造者或創客實驗室 (Makerspace) 等名詞的意義雷同。業餘科學家在這類型的空間中,互相學習、分享資源、建立合作關係、並進行科學研究。此《生物駭客 2016》系列文章,將先簡介 DIYBio 運動的現況與研發方向,接著以數間生物駭客空間運作狀態為例,探討生物駭客空間的挑戰與潛力。每個空間的運作模式歧異甚大,期盼他們多元的寶貴經驗能給生物駭客們作為參考。 Continue reading →

  • 光與人體的彩色視覺 2016/08/28

    光與人體的彩色視覺(Light and Human Color Vision)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王淑卿

    人的眼睛就像是一具極度精密的相機,接收物體所發出或是反射的光以後,經過各種有如光學變焦透鏡組的構造,轉化成神經訊號,終於在大腦中形成我們所感知的彩色視覺。 Continue reading →

  • 完美而複雜的演化—眼睛 2016/08/27

    完美而複雜的演化—眼睛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王淑卿

    人類眼睛具有空間視覺與彩色視覺功能,這個精密複雜構造是從簡單不完美的構造演化而成。約在五億四千萬年前古生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Cambrian explosion) 時期出現的三葉蟲化石已經具有複眼,於加拿大幽鶴國家公園 (Yoho National Park) 內的伯吉斯頁岩 (Burgess Shale Formation) 發現五億一千五百萬年前的寒武紀歐巴賓海蠍 (Opabinia regalis ) 化石,則已經具有 5 個柄狀突起的眼睛。 Continue reading →

  • 茉莉酮酸 2016/08/17

    茉莉酮酸 (Jasmonates)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科學研究所博士生 林孟淳

    茉莉酮酸 (jasmonates, JAs) 為茉莉酸 (jasmonic acid) 及其衍生物的總稱,是近數十年發現的植物激素 (phytohormones) 之一。最早於 1962 年,在大花茉莉精油中發現(實為茉莉酸甲酯 methyl jasmonate, MeJA),因此得名,之後陸續在多種植物中,也發現 JAs 的存在。但直到 1970 年後,才開始發現到 JAs 也有植物激素的功能。其主要功能為促進雄蕊發育、塊莖形成、抑制根部的生長,但是 JAs 最廣為人知的功能是在植物遭受物理性傷害後(例如草食性昆蟲所造成的傷口),誘導植物的系統性防禦,以抵禦草食生物的進一步攻擊。在植物受到草食性昆蟲攻擊時,在傷口處誘導出大量的 JAs,使 JA 訊息傳遞途徑開啟,並促使植物產生蛋白酶抑制劑等物質,讓昆蟲難以消化到口的食物,因而放棄進食。 Continue reading →

  • 光形態發生 2016/08/16

    光形態發生 (Photomorphogenesis)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科學研究所博士生 林孟淳

    光形態發生 (photomorphogenesis) 是泛指植物在受到光照後,所產生的一切形態變化。狹義的光形態發生,又稱為幼苗的去白化 (de-etiolation),專指植物在種子或孢子萌發後,接受到光線而產生的形態變化。與之相對,呈現暗形態發生 (skotomorphogenesis) 的幼苗,稱為白化苗 (etiolated seedlings),是指在黑暗的環境下生長時,所出現的表徵。種子在土壤中發芽後,由於缺乏光源,僅靠種子所貯存的能量,不足以提供整個生命周期的需求。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光源,在黑暗下生長的幼苗,其下胚軸 (hypocotyl) 會延長,以縮短破土而出的時間;為了在出土前保護脆弱的生長點,在暗形態發生時,幼苗的子葉並不會展開,並保持頂端勾 (apical hook) 的構造(圖一)。市場中常見的豆芽菜,就是暗形態發生下的綠豆或黃豆幼苗。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