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松材線蟲 ─ 松樹的隱形殺手 2015/03/10

    松材線蟲 ─ 松樹的隱形殺手 (Invisible killer — The pine wood nematode)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所博士生曾鈺芳

    起初見到松樹葉片轉黃,還以為只是季節變化,漸漸地,松脂的氣息消失了,褪色的針葉蔓延整棵松樹,最後遍佈整座山頭(圖一)。轉紅的松樹並不是因應季節變化,而是松樹受到松材線蟲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感染後逐漸凋亡的過程。

    a1

    圖一、遭受松材線蟲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與松斑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 危害的松樹林。(圖片來源: http://forestpests.org/vd/4532.html)

    Continue reading →

  • 警戒作用 2015/03/09

    警戒作用 (Aposematis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演化組碩士生江岱珈

    在自然界中,動物為求生存發展出多樣的禦敵策略。因面對來自不同的捕食者壓力,被捕食者通常有多種防禦策略,最常被討論的禦敵策略有融入背景環境、快速改變體色、擬態或躲藏於避難所等,而警戒作用相對上是比較新的名詞,近年來才開始被熱烈探討。 Continue reading →

  • 新一代棕櫚生質柴油 2015/03/05

    新一代棕櫚生質柴油 (Next-generation palm biodiesel)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所博士生郭亭君

    生質柴油 (biodiesel) 是以植物油、動物油或廢食用油為原料,與短鏈的醇類進行酯交換所形成的脂肪酸烷基酯類,是一種符合綠色環保的再生能源,自20世紀起已引起相當的注意。然而,自2008年,生質柴油工業面臨到原料價格昂貴的處境,即便嘗試使用低價的非食用性油脂當原料,例如痲瘋樹油,其生產也尚未進入大規模量產製程。 Continue reading →

  • 植物的生長限制因子 2015/03/05

    植物的生長限制因子 (Growth limiting facto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黃冠中

    植物生長需要各種物質與能量來源,如水分、陽光、CO2與O2、礦物質等,而所謂生長限制因子在不同領域中有不同定義與參考值。

    農業上,生長限制因子是造成植物實際生產量與最大生產量有所差異的因子。在自然環境中,適量增加水分、光線或養分都能使植物增加生長量,因此生長限制因子在生態上是對於植物生長量,能與原本狀況有最大增長差異的因子。 Continue reading →

  • 海百合 2015/02/17

    海百合 (Class Crinoidea)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陳易揚

    隸屬於棘皮動物門(Phylum Echinodermata)、海百合綱(Class Crinoidea)的海百合(sea lily)與海羊齒(feather star)有著與其他棘皮動物與眾不同的外觀,常被誤認成植物(圖一),但牠們卻是最古老原始的棘皮動物,化石記錄可回溯至古生代的石炭紀海洋!牠們的腕足細長、自基座邊緣延伸而出,並呈現樹枝狀的分岔,每個分岔可再細分為多個小節、小節上布滿許多長著纖毛的小羽枝。這些腕足可以任意捲曲或迅速移動。由於外型酷似羊齒植物或百合花,因此有「海羊齒」或「海百合」的暱稱。海百合綱在古生代時曾盛極一時,但今日已衰退,現生的海百合綱物種多樣性以澳洲大堡礁海域最高。 Continue reading →

  • [講座] 尼安德塔人是什麼樣的人? 2015/02/12

    尼安德塔人:追尋失落的基因組 一場重建人類演化史的科學歷險

    現代人類的祖先與尼安德塔人在歐洲共同存在了許多年,他們之間如何互動?
    他們會說話嗎?他們和人類有多類似?
    他們是人族演化分之中一個走入死胡同的物種,或是有些基因隱藏在現代人類體內?
    我們與尼安德塔人在基因圖譜上少數的差異,如何讓現代人類得以出現? Continue reading →

  • [新聞] 發現臺灣目前最古老人類化石 2015/01/28

    臺日澳學者跨國合作 發現臺灣目前最古老人類化石
    教育部2015年1月27日新聞稿

    臺灣古生物研究重大發現!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 (Penghu 1)下顎骨化石,經科博館地質學組主任張鈞翔與國內、日本、澳洲學者耗時四年的研究,判斷其年代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不但是臺灣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也為直立人在亞洲的分佈與型態,提供關鍵性證據!這項研究受到國際學術界矚目,更登上自然通訊雜誌 (Nature Communications)。 Continue reading →

  • [活動] 全球仿生設計競賽-臺灣校園海選 2015/01/27

    [活動] 2015 全球仿生設計競賽(Biomimicry Global Design Challenge)

    仿生協會 (The Biomimicry Institute) 由仿生大師 Ms. Janie Benyus 與合夥人創立於 2006 年,至今以推廣仿生學教育、舉辦全球競賽、經營仿生數位平台為主要業務。2010 年,協會開始舉辦全球聯盟學校的仿生設計競賽,希望學生藉由學習模仿大自然的智慧為該年的主題挑戰,提出創新解決方法,並聯結社會資源輔導優選團隊開發產業發展應用,落實仿生科技的推進;2011 年開始擴大舉辦,開放給所有的大專院校。截至 2014 年為止,四年內,競賽者已橫跨全球六大洲、51 個國家、2500 個參賽者,並開發出 3 個仿生產品、取得 1 個專利。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