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解開龜甲的進化起源 2013/08/31

    解開龜甲的進化起源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助教范姜文榮

    編譯來源:日本理化學研究所2013年7月9日訊

    由於烏龜在演化過程中,失去了肋骨周圍的肌肉。因此,為何烏龜的肋骨僅在背側擴張,卻未形成覆蓋肋骨的肌肉,將是今後解開此進化過程的新課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烏龜是長壽的代表物種,有存活超過一百多年的紀錄。牠們的頭部與四肢可縮進「龜甲」內,因此龜甲是用來保護身體、抵抗外敵的特殊構造。龜甲是由背側的「背甲」與腹側的「腹甲」所構成,而背甲是由肋骨與背骨兩者癒合而成,因此烏龜活著的時候,龜甲無法與身體分離。

    包括鱷魚、某些種類的恐龍及犰狳等脊椎動物,背部具有骨骼般盔甲。這些位於肌肉的外側的骨骼般盔甲,稱作「皮骨」(dermal bone)組織。皮骨的發育過程與肋骨及四肢骨骼不同,皮骨在骨骼形成前,先發育成「軟骨」的構造;在烏龜類胚胎,不僅先形成軟骨構造來進行骨骼形成,接著擴展成板狀構造,擴張的板狀構造於其肋骨間的空隙迅速地充滿物質,最後形成一體的背甲。
    Continue reading →

  • 轉形作用 2013/08/27

    轉形作用(Transforma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如愔

    轉形作用(也稱轉化作用)是從細胞膜直接將異源DNA分子納入細胞內,使受體細胞獲得新的遺傳性狀的方法之一,以細菌而言,另外兩個常見的方法分別是接合作用(conjugation)與轉導作用(transduction),為微生物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基因工程等研究領域的基本實驗技術。 Continue reading →

  • 探索講座第10期-聽數學與生命對話 2013/08/26

    [探索基礎科學系列講座]第十期

    聽數學與生命對話

    When Math meets Life!

    關於【聽數學與生命對話】系列講座

    進入二十一世紀,爭奪科學聖杯的領域,逐漸從二十世紀獲得許多重大突破的物理學,轉向仍然充滿未解之謎讓人興奮不已的生命科學!但唯一不變的是,獨立於人類經驗之外的數學,都是這兩個領域的根基與發展關鍵!

    但作為純粹抽象代表的數學,是如何與實質存在的生物相遇呢?讓人類思想的產物,看似全然脫離現實應用的質數研究為天平的一端,而質樸如液胞形狀與表面張力及幾何的相關性為天平的另一端,我們將各自出發,來回的跳躍逼近,去尋找數學在大自然生態系、個別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各方面,是如何緊密相關和發揮作用。
    臺灣大學、師範大學、清華大學與中央研究院的教授與研究員們,將揭開看似飄渺虛無,不食人間煙火的頂尖數學研究,從質數研究、貝索方程、統計與數值分析、到微分與黎曼幾何等,一次次抽象與實質存在的碰撞,將激起我們最遼闊無邊的想像。 Continue reading →
  • [影音] 2013知識列車:學思之旅2 – 周成功《我的學思之旅》 2013/08/26

    「知識列車:我的學思之旅」系列演講 

    第二站 2013/5/1  國立苑裡高級中學
    講師: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 周成功教授
    講題:我的學思之旅  Continue reading →

  • 植化素 – 下 2013/08/22

    植化素 (Phytochemical)下
    臺中市雙十國中自然領域王淑卿教師

    不同的植化素使植物呈現五彩繽紛的顏色或味道,還呈現特殊氣味,如大蒜、洋蔥、韭菜中的嗆鼻氣味就是蒜素(allicin)所致,其成分是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如圖)。蒜素對昆蟲和細菌、黴菌、病毒等微生物或寄生蟲有毒性,其氣味可驅趕昆蟲或其他動物,是種保護機制。臨床實驗證實蒜素可維持巨噬細胞的活性、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毒殺病菌能力及促進淋巴細胞增生,可做為有效的免疫調節物質。蒜素很容易被氧化,超過60℃的高溫烹調或是過度的碎切都會失去活性。 Continue reading →

  • 植化素 – 上 2013/08/22

    植化素 (Phytochemical)上
    臺中市雙十國中自然領域王淑卿教師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植化素(phytochemical)是指演化過程中植物為了生存競爭,體內合成的各種生物化學物質的總稱,目前已發現有近一萬種,種類與功能還不斷被發現與研究證實中。植化素雖然不是植物體內必需的營養物質,卻也是植物體內不可或缺的物質。植化素普遍存在於植物體的根、莖、葉以及果皮、果肉、果核和種子中,可說是六大營養素之外的「第七大營養素」。 Continue reading →

  • 微小 RNA /小分子 RNA 2013/08/16

    微小 RNA /小分子 RNA (Micro RNA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如愔

    微小 RNA (microRNA, miRNA) 是動植物細胞中的小分子 RNA ,其長度約 21 到 23 個核苷酸,這些 RNA 由核中的染色體 DNA 轉錄出來,但無法進一步轉譯成蛋白質,屬非編碼 RNA 分子 (non-coding RNA molecule),其功能在抑制特定基因的轉錄與轉錄後之表現。

    細胞核內的染色體DNA如同寫滿遺傳信息的藍圖,在適當的時候,藍圖會被「複印」成信使 RNA (mRNA) 上的編碼,這過程即是學術上所說的轉錄 (transcription)。信使 RNA 再去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此過程稱為轉譯 (translation)。微小 RNA 就像殺手,可非常明確地尋找與自己的鹼基編碼能配對結合的目標 mRNA,只要結合上,便能啟動細胞中的降解機制將此目標 mRNA「終結」,使其無法繼續執行其原有的轉譯蛋白質功能。在分子生物學上,這個過程稱為基因靜默 (gene silencing )。

    估計人類的基因組中,有 1000 種以上的微小 RNA,它們存在於多種細胞中,且數量豐富,能與近 60% 的哺乳類基因配對。研究發現,真核生物的微小 RNA 具有高度保留性,序列的相似度高,表示這些微小 RNA 是真核生物演化上的共同特徵,同時對真核細胞的基本生理機能是絕對重要的。

    儘管動植物都有微小 RNA 系統,研究人員發現其中的細節仍有些差異,例如,植物的微小 RNA 通常與標的 mRNA 之鹼基有接近完美的配對,而動物的微小 RNA 是部分配對即可,在 5’ 端的 6~8 個核苷酸被認為是主要辨識目標的專一性區域。植物的微小 RNA 可以結合在 mRNA 的編碼區 (coding regions)和非編碼區 (untranslated regions),但動物的微小 RNA 通常結合在 mRNA 的 3’ 端尾部-不會轉譯的區域 (3’-untranslated region, 3’-UTR)。此外,微小RNA如何影響基因表現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微小 RNA 在細胞質中會與多種蛋白結合成「RISC 複合體 (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這些蛋白具有內切酶 (endonuclease) 功能,可在目標mRNA的特定位置切上一刀,因為受傷的 mRNA 在細胞質中缺乏保護,所以很快地就會被細胞分解掉。有些 RISC 複合體並不會傷害目標 mRNA,而是藉由結合而抑制信使 RNA 的轉譯作用,也同樣地有抑制基因表現的效果。由於這些差異,有些科學家認為植物與動物的微小 RNA 系統可能各有演化起源。

    1990 年代,微小 RNA 第一次登上檯面,當時還不是很了解它所扮演的角色;到了 2000 年之後,科學界才有共識其為基因調控的重要機制之一。更有趣的是,微小 RNA 與信使 RNA 的關係並非單純的一對一,而是多對多的複雜網絡。微小 RNA 的抑制調控包含促使信使 RNA 的降解 (transcript degradation)、螯合 (sequestering) 和抑制轉譯 (translational suppression) 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微小 RNA 不只有抑制基因的表現而已,還有更多的調控機制,包括正向/增強調控 (positive regulation),可活化基因的轉錄或轉譯 (transcriptional and translational activation)。不僅如此,數據指出微小 RNA 的表現量異常與多種疾病相關,如肥胖、癌症、心臟疾病與神經系統病變,如能釐清微小 RNA 在疾病中扮演的角色,未來應用微小 RNA 做臨床治療是指日可待。


    參考資料

    1. 大米的逆襲:微小 RNA 操縱了我們的身體嗎? http://pansci.tw/archives/8233
    2. Friedman, RC, Farh, KK, Burge, CB, & Bartel, DP. (2009). Most mammalian mRNAs are conserved targets of microRNAs. Genome Res., 19(1): 92–105.
    3. He, L, & Hannon, GJ. (2004). MicroRNAs: small RNAs with a big role in gene regulation. Nature, 5(7): 522–531.
    4. Lee, RC, Feinbaum, RL, Ambros, V. (1993). The C. elegansheterochronic gene lin-4 encodes small RNAs with antisense complementarity to lin-14. Cell, 75(5): 843–854.
    5. Lewis, BP, Burge, CB, & Bartel, DP. (2005). Conserved seed pairing, often flanked by adenosines, indicates that thousands of human genes are microRNA targets. Cell, 120(1): 15–20.
    6. Millar, AA, & Waterhouse, PM. (2005). Plant and animal microRNA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unct. Integr. Genomics, 5: 129–135.

     

  • 單核苷酸多型性 2013/08/16

    單核苷酸多型性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如愔

    單核苷酸多型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意指DNA序列中的單一鹼基對(base pair)變異,也就是DNA序列中A、T、C、G的改變,換句話說,基因上的一位點出現兩個或多個的核苷酸可能性。目前已知的SNPs中,以T(thymine)取代C(cytosine)的變異最常發生,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二。

    在一族群中,基因組是存在著DNA序列差異性(sequence differentiation)的,而單核苷酸多型性是最普遍發生的一種遺傳變異,其在人類的發生率大約是0.1%。根據2012年NCBI(美國國立生物技術訊息中心)的資料,已標記出人類有一億多個SNPs,其發生頻率高,且每個人的DNA上所發生的SNP皆不同,故SNP被視作一種基因標記(genetic marker)。它是繼限制性片段長度多型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以及變異性重複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 VNTR)和微衛星多型性(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之後,另一個新的多型性遺傳標記,自1994年第一次被提出,漸漸成為分子標記研究的焦點。

    大多數SNPs位在基因组的非編碼區;存在於編碼區的SNP約僅有20萬個,稱之為cSNP(coding SNP),有些cSNPs的序列改變並不影響轉譯後的胺基酸序列,通常不會影響個體的表現型;有些則會改變轉譯後的胺基酸序列,進而影響蛋白質的功能,從而可能產生特殊的疾病或是有別於其他人的生物特徵。此外,少數SNPs位於基因的啟動子(promoter)中,可能導致基因轉錄活性改變,而使該基因產物的表現量增加或減少。

    目前研究人員已有系統地檢測SNP,希望建立SNP與各種疾病之間的關聯,如能得出某些SNP或SNPs之组合與特定疾病、病患有顯著相關性,疾病的診療將變得更針對性、更個別化。近年來,SNP篩檢已應用在遺傳疾病、藥學與腫瘤醫學的研究上。

    由於SNP的產生可能會造成蛋白質表現的改變,所以SNP也是影響個體體質的關鍵,可能使人特別容易或特別不易罹患某些疾病,抑或對於治療藥物的反應有所差異(個體差異)。例如,引起後天性免疫缺乏症候群的HIV病毒在感染人的免疫細胞時,細胞表面必須具有受體(receptor)CCR2和CCR5。當HIV病毒陽性之感染者的免疫細胞帶有一種特殊突變的CCR2(CCR2 V64I)時,該患者的發病時間會比其他感染者晚2~4年。另外,白種人有一種特定的CCR5變異,該基因有一小段長32個核苷酸的序列缺失(deletion),約有9%的白人帶有這種缺失變異,HIV病毒難以感染具有此突變CCR5的個體,而且這種突變在黑人與黃種人中並不存在。

    並非所有的SNP都有臨床意義。上述提到的可能對疾病發生或藥物治療有重大影響之SNP只是一小部分,即使產生了SNP,也不一定會造成胺基酸編碼或基因表現的改變。因此,如何從數以億計的SNPs中尋找具有臨床意義的SNP,將是藥物學、遺傳學與個別化醫學的重大挑戰。

     


     

    參考資料

    1. Barreiro, LB, Laval, G, Quach, H, Patin, E, & Quintana-Murci, L. (2008). Natural selection has driven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in modern humans. Nature Genetics, 40: 340–345.
    2. Dean, M, et al. (1996). Genetic restriction of HIV-1infection and progression to AIDS by adeletion allele of the CKR5 structural gene. Science, 273: 1856–1862.
    3. NCBI dbSNP Build 137 for Human http://www.ncbi.nlm.nih.gov/mailman/pipermail/dbsnp-announce/2012q2/000123.html
    4. Petersen, DC et al. (2002). Novel mutations and SNPs identified in CCR2 using a new comprehensiv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ssay. Hum. Mutat. 20(4): 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