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一桶水就能辨識魚種新技術 2015/11/14

    一桶水就能辨識魚種新技術
    (New technique of a barrel of water to know fish species)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水をくんで調べれば、生息する魚の種類が分かる新技術を開発 ~魚類多様性の調査にもビッグデータ解析時代の到来~

    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與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近年受到各國的重視。為促進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監測技術是不可或缺的。若想對海洋、河川、湖泊的魚類多樣性進行監測,潛入水中觀察或使用魚網等漁具捕撈等,除需大量勞力及費用外,尚有必要長時間的調查,及具備專業的知識與經驗。 Continue reading →

  • 【2015諾貝爾生醫獎特別報導】阿弗麥克素及青蒿素-對抗寄生蟲疾病的革命性治療法(三) 2015/10/26

    阿弗麥克素及青蒿素-對抗寄生蟲疾病的革命性治療法(三)
    (Avermectin and Artemisinin -Revolutionary Therapies against Parasitic Diseases (III))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連結:阿弗麥克素及青蒿素-對抗寄生蟲疾病的革命性治療法 (二)

    瘧疾 : 全球威脅

    早在西元前2000年,埃及與希臘早期、以及中國古代文獻,就有記載瘧疾是接觸傳染性疾病。瘧疾長久以來一直影響人類的生存,對人類基因體產生演化壓力,如不同族群有演化出不同的基因保護型式。例如,鐮形血球貧血症(Sickle-cell Disease)及地中海型貧血(Thalassemia),兩種先天性血液機能失常貧血者,較常被發現分佈於瘧疾高發生率區。「瘧疾(malaria)」名稱衍生於中世紀的義大利語,意旨「不潔的空氣」,起源於古羅馬人認為瘧疾來自沼澤的刺激性氣體。瘧疾是由單細胞寄生蟲-瘧原蟲(Plasmodium)所引起。有5種瘧原蟲能感染人類,導致發抖、發熱、及冒汗的週期性症狀。較嚴重的腦病變-腦部瘧疾以及死亡,通常是由鐮狀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所引起,而其它瘧原蟲引起的症狀通常較溫和。瘧疾是藉由瘧蚊(Anophele)傳播,當受瘧疾感染的雌性瘧蚊叮咬人類,它會將瘧原蟲孢子體(sporozoite)引入至血液中。該瘧原蟲孢子體會入侵肝細胞處,產生數千個能無性生殖的裂體性芽孢(merozoites),導致肝細胞破裂,裂體性芽孢被釋放至血液,被感染紅血球受到破壞,再釋放許多裂體性芽孢,去感染其它的正常紅血球。另外,寄生蟲的有性繁殖,則藉由吸血瘧蚊叮咬達成,以繼續它的生活史。 Continue reading →

  • 【2015諾貝爾生醫獎特別報導】阿弗麥克素及青蒿素-對抗寄生蟲疾病的革命性治療法(二) 2015/10/26

    阿弗麥克素及青蒿素-對抗寄生蟲疾病的革命性治療法(二)
    (Avermectin and Artemisinin -Revolutionary Therapies against Parasitic Diseases (II))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連結:阿弗麥克素及青蒿素-對抗寄生蟲疾病的革命性治療法 (一)

    阿弗麥克素的發現 : 對抗寄生蟲的治療法 

    腸線蟲

    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受到一種或多種的腸線蟲(Intestinal Nematodes)感染。這些疾病阻礙經濟成長,並不成比例地影響貧民,造成經濟的主要負擔,被認為是受到漠視社區與居民的疾病。

    腸線蟲,如蛔蟲(ascaris)、腸蟲(ancylostoma)、鞭蟲(trichiuria)、絲狀蟲(filaria)、蟠尾絲蟲(onchocerca)、腸擬圓蟲(strongyloides)、及羅阿絲狀蟲(loa loa),都是線蟲(roundworms)。它們的長度從1 mm至成熟時數公分,生活史複雜且差異大。有些線蟲可以從這個人傳播至另一個人,但大多需要中間宿主(intermittent host)來傳播。因蠕蟲(helminth parasites)大多無法自我增殖,需要重複接觸寄生蟲,因此其臨床症狀通常只發生在長期居住於特定區域。 Continue reading →

  • 【2015諾貝爾生醫獎特別報導】阿弗麥克素及青蒿素-對抗寄生蟲疾病的革命性治療法(一) 2015/10/26

    阿弗麥克素及青蒿素-對抗寄生蟲疾病的革命性治療法(一)
    (Avermectin and Artemisinin -Revolutionary Therapies against Parasitic Diseases (I))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2015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桂冠,一半共同頒給坎貝爾 (William C. Campbell)博士與大村智教授(Satoshi Ōmura),因他們發現對抗寄生蟲-線蟲(roundworm)感染的神奇治療法;另一半頒給發現對抗瘧疾神奇治療法的屠呦呦教授。寄生蟲疾病長期讓人類蒙受痛苦,並成為全球主要健康問題。河盲症(River Blindness)最終會導致不可逆的失明。淋巴絲蟲病(Lymphatic Filariasis)會引發慢性腫脹,導致一生外表難看及失能的臨床症狀,如象皮病(Elephantiasis)與陰囊積水(Scrotal Hydrocele)。瘧疾的病源體是單細胞寄生蟲-瘧原蟲(Plasmodium)所引起,藉由瘧蚊叮咬而傳播, -瘧原蟲會入侵紅血球,引起發燒,嚴重會造成腦部發炎而導致死亡。 Continue reading →

  • 寒武紀大爆發 2015/10/16

    寒武紀大爆發 (Cambrian Explos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演化組碩士生 江岱珈

    地球形成的四十六億年歷史時間軸可以區分成數個時期。依據化石 (fossil) 證據,目前所知最早的生物出現在三十五億年前的太古宙 (Archean) 時期。因此,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在更早的冥古宙 (Hadean) 時期即已經誕生。地球大約在二十五億年前進入元古宙 (Proterozoic),歷經了有氧呼吸 (aerobic respiration) 的出現、多細胞生物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的出現,大氣臭氧層 (ozone layer) 形成等重大事件,生物種類逐漸多樣化。

    例如,多細胞生物被確認已出現在元古宙的最後一紀 (period):埃迪卡紀 (Ediacaran,距今約六億三千萬年前至五億四千萬年前)。接著進入了寒武紀 (Cambrian),約莫距今五億四千萬年前開始,在緊接的二千萬至二千五百萬年間,物種多樣性大量暴增,稱為「寒武紀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宣告了顯生宙 (Phanerozoic) 的開端。地球(依序)進入了古生代 (Paleozoic)、中生代 (Mesozoic)、新生代 (Cenozoic),而地球歷史目前仍在顯生宙的新生代中。

    Continue reading →

  • 生長素-2:吲哚乙酸、萘乙酸(下) 2015/10/16

    生長素 (Auxin) -2:吲哚乙酸 (IAA)、萘乙酸 (NAA)(下)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 周林

    連結:生長素-2:吲哚乙酸、萘乙酸(上)

    萘乙酸為眾多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素之一,其與植物自然合成的吲哚乙酸一樣具有植物生長素活性。其構造與吲哚乙酸極為相似,同樣為一個具有羧基的芳香化合物,差別只在於吲哚乙酸的芳香環為吲哚,而萘乙酸為萘。 Continue reading →

  • 生長素-2:吲哚乙酸、萘乙酸(上) 2015/10/16

    生長素 (Auxin) -2:吲哚乙酸 (IAA)、萘乙酸 (NAA)(上)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 周林

    吲哚乙酸 (IAA) 及萘乙酸 (NAA) 皆為常見的植物生長素,前者為自然界中最常見、可由植物自然生合成,後者為人工合成,因化學性質相對較自然生合成的植物生長素穩定許多,且與其他人工植物生長素相比對人體也較不具毒性,故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  Continue reading →

  • 珊瑚 V 2015/10/16

    珊瑚 V (Coral V)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陳易揚

    連結: 珊瑚 IV

    臺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之間,由於有黑潮流經,海水溶氧充足且水質佳,緊鄰全球海洋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珊瑚三角地帶(The Coral Triangle,圖十一),使得臺灣的海洋生物多樣性極高:臺灣擁有全世界 10% 的海洋生物物種,其中包含全世界 40% 的珊瑚種類。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