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生殖隔離」(Reproductive isolation):以白頭翁與烏頭翁的母鳥擇偶偏好為例 2014/08/14

    「生殖隔離」(Reproductive isolation):以白頭翁與烏頭翁的母鳥擇偶偏好為例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原動物學研究所)2012級 方慧詩

    子曰:「食色,性也。」,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這兩句話可了解到古人教導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繁殖。不過「找到對象很重要,找到對的人更重要」!事實上,「找到對的人」也是演化學上相當重要的觀念,因為生物選擇配偶時傾向選擇與自己同種的個體進行交配,並拒絕與非同種的交配,這樣的機制就是一種生殖隔離(reproductive isolation)機制。

    以交配時機為考量,生殖隔離可分為交配前生殖隔離與交配後生殖隔離。交配前生殖隔離是一種辨認我族的能力或是因繁殖季節不同造成時間上的隔離;交配後生殖隔離則會因雌雄生殖器官無法配合、配子(gamete)無法接合形成合子(zygote)等,或合子形成後雜交子代無法存活或無生殖能力,或其適應力(fitness)比純種子代弱。當生殖隔離發生在兩個相近的生物族群裡而且不斷強化(reinforcement),這兩個族群就會逐漸分離,最後產生新的物種(speciation),這是演化學上緩慢但重要的過程。 Continue reading →

  • 肥胖者,是誰偷走你的心? 2014/08/11

    肥胖者,是誰偷走你的心?
    高瞻計畫特約編譯 柯廷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When food’s the reward, obese women’s judgment fails them

    1280px-Plain-M&Ms-Pile

    M&M巧克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人人都愛美食,吃吃喝喝是人生一大樂趣,不過,最新的研究指出,美食的誘惑可能會使女性肥胖者的學習能力減弱。

    美國耶魯大學的學者們對135位不同身材條件的男女做了個實驗。實驗的方法是,準備一些紫色和藍色的卡片,將它們混在一起做排列組合,並將卡牌一張一張展示給受測者,要求他們預測,哪種顏色的牌比較可能讓他們得到獎勵卡,獎勵卡可以拿來向研究人員換取獎品。

    獎勵卡並不是隨機出現的,在實驗的前半段,獎勵卡似乎總是伴隨著某種顏色的卡牌出現,然而,在研究的後半段,獎勵卡轉為跟隨另一顏色的卡片。只要受測者能夠查覺這個模式,就能夠不斷的贏得獎賞。

    在每張牌的上方,都印著獎品的照片。當牌上印製的是美金的照片時,女性肥胖者(指BMI值超過37分的女生)所展現出的智力與他人不分軒輊。

    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把每張牌的上方所印的照片改為M&M巧克力或椒鹽脆餅時,這群人的判斷能力卻受到明顯的影響 Continue reading →

  • 一滴血早期發現大腸癌(Ultra-sensitive liquid biopsy of colorectal cancer) 2014/08/07

    一滴血早期發現大腸癌(Ultra-sensitive liquid biopsy of colorectal cancer)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わずかな血液で大腸がんを発見 

    blood-75302_640

    圖片來源:pixabay@geralt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分子細胞治療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能夠早期發現大腸癌的高靈敏度、高效率檢測法。該研究成果刊載於2014年4月7日科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大腸癌檢測常使用大便潛血檢驗法,就大量檢測、費用和成效而言,尚屬不錯,但靈敏度(sensitivity)及專一性(specificity)並不足,有時大腸癌患者也會被檢測為陰性。另一方面,雖可使用大腸內視鏡來進行精密檢查,但因受檢者需要檢查前處理或畏懼檢查等因素,在日本大便潛血檢驗呈現陽性者,僅有6成患者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此外大便潛血檢驗呈現陽性者,經大腸內視鏡精密檢查後,實際上僅約5%為大腸癌患者。因此高靈敏、且能檢測大量患者的高效率大腸癌檢測法,有其高度需求。

    「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是各種細胞所分泌的微小胞器,可存在於血液或尿液內,過去已能使用採血或驗尿等方法予以診斷。在癌症病患,癌症特異性的細胞外囊泡,因聚集能提供各種訊息的物質,故能利用在病況掌握或治療評估上。傳統檢測法雖能檢驗出體液中的細胞外囊泡,但操作步驟與分析程序繁複,需耗時約12小時,因此到目前為止,一直未能實際運用於醫療檢測上。 Continue reading →

  • 還三合一疫苗一個清白 2014/08/06

    還三合一疫苗一個清白
    高瞻計畫特約編譯 柯廷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Huge Meta-Study Of Vaccines Reveals No Link To Autism

    1280px-Typhoid_inoculation2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曾經有研究指出接受施打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三合一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vaccine, MMR vaccine)可能是造成自閉症(autism)的元兇之一。然而在那之後,許多的更有效力的研究以及證據否定了原先的調查結果。

    2014年5月,位於澳洲雪梨大學The Whiteley-Martin研究中心的學者們所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再度證明了三合一疫苗和自閉症並不相關。1

    這次的研究範圍廣闊,結合了兩種調查,第一種研究運用統計方法執行了5項調查共包含1,256,407位孩童的資訊,觀察施打疫苗後出現自閉症症狀的患者以及其他無疫苗副作用的對象之間的比例。第二種以病例對照研究方法(case-control study)2對9920位兒童進行觀察,比對那些在接受疫苗後,罹患自閉症症狀的病患與其他施打疫苗後身體沒有不適的兒童。 Continue reading →

  • 維他命A過量引發皮膚炎 2014/08/04

    維他命A過量引發皮膚炎(Excess Vitamin A induces dermatitis)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 : 過剰なビタミンAが引き起こす皮膚炎の原因を解明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等研究團隊,發現維生素A過量引發肥大細胞(mast cell)異常活化,誘發皮膚炎。該研究成果刊載於2014年4月17日免疫學科學期刊「Immunity」。

    過去研究已知肥大細胞是引起過敏或發炎的一種免疫細胞,但在皮膚等之結締組織、以及肺或腸道等之黏膜組織的肥大細胞卻有不同的特性。肥大細胞在不同組織有不同特性的意義,以及其組織特異性的調節機制仍不明。

    因此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等研究團隊,首先比較存在於身體各種組織內的肥大細胞之基因表現差異,發現肥大細胞會因所在組織不同,而有不同的特性。接著並發現生物體內結締組織的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與肥大細胞間,彼此積極進行交互作用,認為纖維母細胞可能具有調節肥大細胞組織特性的功能。再從身體各種組織,單離纖維母細胞及肥大細胞,一同置於試管中培養,發現肥大細胞能表現存在於各種組織下的特性。

    研究團隊發現皮膚中肥大細胞的「P2X7受器」之基因表現比其他組織為少;且若將有「P2X7受器」基因表現之肥大細胞移植到小鼠皮膚內,數天後「P2X7受器」的基因表現量下降。研究團隊也發現皮膚內纖維母細胞之酵素Cyp26b1能代謝維他命A以調節其濃度,若此調節功能無法作用或皮膚出現過剩的維他命A,會引起肥大細胞過度活化,造成皮膚發炎;若小鼠未出現「P2X7受器」或肥大細胞,則不會引發皮膚發炎。肥大細胞「P2X7受器」能辨識因受傷或發炎而釋放至細胞外的ATP、或皮膚內豐富的抗菌肽,肥大細胞也會受到纖維母細胞調控改變特性,以應付皮膚的特殊環境。 Continue reading →

  • 鏡像神經元 2014/08/04

    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98級林明慶

    54791_p1

    圖中紫色區塊為猴子大腦的F5腦區,科學家由該腦區的活化反應得知鏡像神經元的存在(陳羿蓁繪圖)

    動物在執行或是觀察到其它個體動作時,大腦中有某些神經元的活性會增加,在腦中模仿、重現該動作或情緒,使動物產生感同身受的認知,這些神經元被稱為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

    鏡像神經元最初是VittorioGallese和Giacomo Rizzolatti等人於1996年時,觀察到獼猴在看到研究人員伸手拿取一件物品並放到嘴邊時,大腦額葉前運動區一處控制手與口動作,稱為F5區域的神經元會放電發出訊號,就如同自己拿取該物品時的活化情況,然而僅觀看靜止的該物品則無活化現象。這表示猴子很可能是在自己的腦中 “鏡像反映”,複習了其他人的動作。 Continue reading →

  • 藥物的治療劑量,也邁向基因客製化的道路! 2014/08/01

    藥物的治療劑量,也邁向基因客製化的道路!
    (Individualized Dosing Based on Pharmacogenomics)

    國立臺灣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R99 林銘彥 藥師

    現今,你我處於一個許多消費品皆可客製化的時代,藥物的劑量也是可以客製化、個人化的!在許多民眾的印象中,藥物治療劑量都是固定的。年輕人、老年人甚至小孩皆服用相同的劑量。然而,藥物在不同族群中的藥物動力學皆不同(藥物力學 pharmacokinetics:包含藥物在人體的吸收、分佈、代謝、排除),若皆服用相同的劑量,會無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也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發生的機會。 Continue reading →

  • 蟲癭(Insect Gall) 2014/07/20

    蟲癭(Insect Gall)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黃盟元博士後研究

    癭(gall)是因為外來生物刺激,引起植物產生不正常生長及分化的組織,造成癭產生的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真菌、植物、原生動物、線蟲、蟎蜱與昆蟲,而昆蟲為主要的造癭生物類群。昆蟲所刺激產生的癭稱為蟲癭,它是自然界中擴展表型(extendedphenotypes)現象中非常特殊的例子,雖然癭靠寄主植物組織而構成,但是調控機制卻受到昆蟲的影響。

    寄主植物產生蟲癭的器官,從莖、葉、葉柄、芽、花、果等部位皆有發現,有些種類的蟲癭會同時發生於不同器官上,但接近百分之九十的蟲癭顯現有造癭部位專一(specific)的傾向,且超過65%是發生在葉片;而臺灣出現蟲癭的寄主植物已記錄多種,其中樟科植物無論蟲癭種類或寄主植物種類均佔最大比例。

    昆蟲刺激植物產生蟲癭的調控機制目前並不十分清楚,研究中發現可能受到包含胺基酸、蛋白質、酚酸化合物、植物生長激素等的誘導,或是植物組織內基因受到昆蟲的調控改變。造癭昆蟲對其寄主植物組織造成的影響,包括組織中化學組成的改變,例如葉綠素、丹寧酸、花青素、類黃酮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醣類、氨基酸和蛋白質等;水解酵素的表現,例如蛋白酶的表現;色素蛋白複合體的缺失,例如蟲癭葉綠體類囊膜上光系統的蛋白質產生缺失現象;光合作用機制的損傷,例如光合酵素含量產生變化;引起植物的過敏反應;及植物的防禦機制受到改變。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