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弓漿蟲對老鼠的行為操縱 2011/04/08

    弓漿蟲 (Toxoplasma gondii)對老鼠的行為操縱 (The behavioral manipulation hypothesis)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生物科張春梅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弓漿蟲(Toxoplasma gondii)亦稱為弓形蟲或弓蟲,是人畜共通的一種寄生蟲,在分類上屬於原生生物界肉孢子蟲科(Sarcocystidae)的單細胞生物。人體也可能感染弓漿蟲,蟲體通常以不活躍的方式永久存在人體內,大部份不會出現特別症狀,少數出現全身疲勞、發熱、頭痛、肌肉痛等弓漿蟲病(Toxoplasmosis)的症狀,但對胎兒和免疫缺陷的人可能造成嚴重足以致命的傷害。弓漿蟲感染而侵入眼睛,是網膜疾病常見的原因之一,可能造成失明。

    Continue reading →

  • 陰險的寄生蜂-姬蜂 2011/04/08

    陰險的寄生蜂 (Parasitic wasp)-姬蜂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生物科張春梅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高中生物課程中各版本教科書對寄生性動物的著墨甚少,只有在基礎生物課程中描述「生物間的交互作用」時提到寄生關係,以及介紹「天敵」時提到寄生性天敵,且多以玉米螟的寄生蜂為例簡短說明而已。近十幾年來,有許多關於寄生性動物的研究,讓人們見識到寄生動物的自私與陰險,既有趣又可怕,值得介紹給學生參考,除了可增加學生對生物奧秘的好奇之外,或許也能引起學生反思、批判人類的某些行為。
    Continue reading →

  • 人體消化道微生物相(Microbiota)對健康的影響 2011/04/08

    人體消化道微生物相(Microbiota)對健康的影響
    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生物科張春梅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2010年英國的《每日電訊報》曾報導美國麻州綜合醫院有一位 2 歲小女孩,因原因不明的腹瀉而威脅到生命,兒科醫生試盡各種方法,連萬古黴素(vancomycin)和仍在實驗階段的抗生素都用上了,卻依然無效,最後決定採取另類的方法,不再針對引起疾病的可能細菌,而是將來自健康腸道的稀釋糞便水溶液送入女孩的腸道中,醫生期待藉健康腸道中正常共生細菌的介入而逐漸抑制病菌的增殖與生長。幾週後,小女孩康復了。科學家因此懷疑,常規治療對某些腸道感染者失效,可能是因為患者體內缺乏具有保護腸道功能的某些腸內菌。

    Continue reading →

  • 腎結石(Kidney Stones)下~腎結石的診斷及治療 2011/04/07

    腎結石(Kidney Stones)下~腎結石的診斷及治療
    新北市立碧華國民中學自然領域張世玪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請按此連結,先參閱「腎結石(Kidney Stones)上~腎結石的分類及形成原因

    三、罹患腎結石的症狀
    大部分的腎結石不會引起任何症狀,患者大多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將腎結石隨尿液排出體外。若腎結石較大,經過輸尿管時會造成尿液堵塞,開始時可能引起患者背部腎臟兩側及下腹部抽筋式的極端疼痛,有時患者會感到噁心並嘔吐,之後,疼痛可能擴及到腹股溝。若腎結石太大,在移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刮傷腎臟或輸尿管,導致泌尿道管壁受傷出血,形成血尿。
    當腎結石移動到輸尿管的下端靠近膀胱時,患者會出現頻尿的情形,排尿時常會有火燒般灼熱的感覺。一旦患者發高燒或感到忽冷忽熱時,表示體內已經發生發炎感染的情形,這時候便應儘速就醫,以免病情更加的惡化。

    Continue reading →

  • 腎結石(Kidney Stones)上~腎結石的分類及形成原因 2011/04/07

    腎結石(Kidney Stones)上~腎結石的分類及形成原因
    新北市立碧華國民中學自然領域張世玪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泌尿道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根據考古學記載,在數千年前古埃及的木乃伊體內,便已發現到泌尿道結石的證據,可見泌尿道結石是一種很古老的疾病。在醫學上,泌尿道所形成的結石稱為尿路結石(Urolithiasis),依據結石在泌尿道的不同位置,會給予結石不同的名稱,例如:位於腎臟的結石稱為腎結石(nephrolithiasis),位於輸尿管的結石稱為輸尿管結石(ureterolithiasis)。由於結石通常是在腎臟形成後,才移動到輸尿管或膀胱等部位,因此習慣上會以腎結石(Kidney Stones)來稱呼這些在泌尿道中的結石。

    Continue reading →

  • 【生物科教學尋疑團隊工作坊】「演化及生物多樣性–生命樹」教學疑難及建議解答(2) 2011/03/15

    【生物科教學尋疑團隊工作坊】「演化及生物多樣性–生命樹」教學疑難及建議解答(2)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生物科顏孝修實習老師/長庚大學生命醫學系周成功教授責任編輯

    ●教學疑難問題4
    為什麼最新的生命樹分類中,鳥類與恐龍的親緣關係較爬蟲類與恐龍的關係更近?

    討論建議:
    以前鳥類與恐龍主要是以羽毛或鱗片的衍徵作為分類的,因此共同僅具有鱗片的爬蟲類與恐龍親緣關係較為接近;但最新的古生物化石證據發現了有羽毛的恐龍—「鳥龍類」,推翻了恐龍沒有羽毛衍徵的事實,新的生命樹分類即修正成鳥類與恐龍的親緣關係更為接近,此也符合演化是不斷驗證推翻的過程。

    Continue reading →

  • 【生物科教學尋疑團隊工作坊】「演化及生物多樣性–生命樹」教學疑難及建議解答(1) 2011/03/15

    【生物科教學尋疑團隊工作坊】「演化及生物多樣性–生命樹」教學疑難及建議解答(1)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生物科顏孝修實習老師/長庚大學生命醫學系周成功教授責任編輯

    ●教學疑難問題1
    生命樹就是演化樹嗎?

    討論建議:
    生命樹實質上就是以前的演化樹,如同過去的「生物系」更名換為現今的「生命科學系」,生命樹係為因應時代而作的一個名詞演替,實質上的內容本質與演化樹是一樣的,都是建立生物親緣關係的表示呈現方式。

    Continue reading →

  • 【生物科教學尋疑團隊工作坊】支序分類學(Cladograms or cladistic classifications) 2011/03/14

    【生物科教學尋疑團隊工作坊】支序分類學(Cladograms or cladistic classifications)
    新竹高中生物科許家榕代理老師/長庚大學生命醫學系周成功教授責任編輯

    2010/12/06 第3次研習活動–學科內容整理2
    主題:演化及生物多樣性–生命樹

    支序分類學簡介

    支序分類學(Cladograms or cladistic classifications)又稱親緣分支分類學,是一種將生物分類成群,每一群就是一「支(clade)」,就是演化樹(生命樹)上的一個分支(branch)。有別於其他分類系統,支序分類目的在於反映出共同祖先的相對接近程度或同源特徵的共有性。此一相對客觀的分類學起源於德國昆蟲學家Willi Hennig,也命名為「phylogenetic systematics」。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