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粒線體分子時鐘(Mitochondrial Clock) 2014/01/17

    粒線體分子時鐘(Mitochondrial Clock)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呂明軒、臺北市立建國高中劉翠華教師

    如果我們能從考古挖掘出土的猿人身上取得 DNA,並和現代人的 DNA 序列進行比較,是不是能推測猿人的生存年代呢?分子時鐘就是假設 DNA 序列突變的速度大致不變,則演化時間越長,突變累積越多;換言之,從兩 DNA 序列的差異往回推算,即可估計那段演化所經過的時間。 Continue reading →

  • 印漬術(Blotting) 2014/01/07

    印漬術(Blotti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103級莊仁奕

    在分析 DNA 片段、RNA 或蛋白質時,可以透過該物質的物理性質(如大小)與化學性質(如極性)來達到分離的目的。膠體可以提供適當的孔隙大小、極性,當分析物在適當的電壓電流驅動下,其組成物會因為大小、極性等不同的物理、化學特性,而在膠體中移動上有先後快慢的差別,此種分析技術稱為膠體電泳(gel electrophoresis)。 Continue reading →

  • 頑固型癌症的希望之星 2013/12/25

    頑固型癌症的希望之星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周愛鵑

    編譯來源:《Targeted therapy of intra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in transgenic mice》

    p3

    胰臟癌由於低於5年的存活率以及至今還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法,使它成為已知頑固型癌症其中之一。片岡教授團隊所研發出的奈米級的高分子微胞或許能成為未來胰臟癌標靶治療的希望之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近年來癌症治療有許多發展方向,其中奈米級藥物傳輸系統這種治療方法,由於可以將抗癌藥物直接送到癌細胞裡殺死它們且不會引發傳統抗癌方法的多種副作用而受到各界的矚目。

    傳統研究的主流是直接將體外培養的癌細胞打入實驗動物的體內誘使腫瘤形成,這種方式仍與實際癌症發生情況些微不同,為此,許多近期的研究專注在建立各種可人工引發腫瘤的模式生物,讓實驗動物自發行成腫瘤,例如肺癌或胰臟癌的基因轉殖小鼠。這些研究也努力朝向臨床前進,希望實驗成果能應用到人們身上,以幫助身受其苦的病患們。 Continue reading →

  • 為什麼會覺得辣?─可應付各種刺激的受器通道 2013/12/23

    為什麼會覺得辣?─可應付各種刺激的受器通道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助教范姜文榮編譯

    編譯來源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RIKEN)2013年4月23日訊 <細胞の運命を左右する新しい分子メカニズムの一端を解明>

    p4

    我們為什麼會覺得辣呢?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放射光科學研究中心等共同研究團隊,解析出細胞膜上的「瞬態電壓感受器」能夠接受各式各樣刺激而產生反應的機制。(圖片來源:flickr用戶Prasad Pillai)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放射光科學研究中心等共同研究團隊,解析出細胞膜上的「瞬態電壓感受器」能夠接受各式各樣刺激而產生反應的機制。

    細胞膜或細胞內胞器的膜,具有膜貫穿蛋白質構成的某些離子通道,它們也扮演受器的角色,能接受外界的刺激,並轉換成傳遞的訊息。

    此類受器接受刺激後,能讓鈣離子等離子通過膜的構造,而擔任訊息傳遞的角色。其中已知「瞬態電壓感受器」離子通道能接受溫度、化學物質、滲透壓等各式各樣不同刺激而產生反應。

    例如瞬態電壓感受器離子通道類型之一的辣椒素受器「TRPV1」,能對辣椒的辣味成分化學物質辣椒素產生反應,對超過42℃的高溫也能產生反應,食用辣椒時會產生又熱又痛的感覺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Continue reading →

  • 外語學習造成大腦變化 2013/12/20

    外語學習造成大腦變化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助教范姜文榮編譯

    編譯來源: <日本科学技術振興機構(JST)2013年8月21日新聞稿>

    p2

    過去的研究顯示每天進行運動或語言的學習,除了會提升能力外,在腦部結構上也會產生某種變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腦各部位負責不同的機能,例如慣用右手者,他們在大腦左半球的前葉及側葉的局部負責語言功能,這些腦區稱為語言區。另一方面,目前認為大腦右半球與語言的關係不高。

    過去的研究顯示每天進行運動或語言的學習,除了會提升能力外,在腦部結構上也會產生某種變化。但究竟是腦區結構的變化重要,還是腦區間的連結強化重要,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最近雖然能夠用核磁共振來測量學習造成腦區結構的變化,但因腦區變化或腦區連結的影像,不能同時進行,因此無法清楚地回答這疑問。

    日本國立精神與神經醫療研究中心與國際電器通信基礎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開發出能同時對腦區變化及腦區間連結兩者進行評估的新方法,以語言學習是否只會偏向大腦左半球產生變化為研究題材,分析語言學習對腦區與腦區間連結會產生何種的變化。 Continue reading →

  • 性別基因遺傳新發現 2013/12/19

    性別基因遺傳新發現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助教范姜文榮

    編譯來源:《ほ乳類の性決定遺伝子Sryの発現制御メカニズムの解明に成功 -人間の性分化疾患の原因解明に期待》

    p6

    哺乳類性別由「X」與「Y」這2條性染色體的組合所決定,但是日本京都大學與理化學研究所的共同研究團隊發現除了X、Y性染色體外,尚有對性別決定扮演關鍵角色的其它遺傳基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哺乳類性別由「X」與「Y」這2條性染色體的組合所決定,但是日本京都大學與理化學研究所的共同研究團隊發現除了X、Y性染色體外,尚有對性別決定扮演關鍵角色的其它遺傳基因。

    過去已知動物性別的決定機制有各種不同類型,有些魚類甚至成長後出現性別轉換,但是哺乳動物的性別決定機制嚴密,細胞核內若具有各一條X、Y性染色體,則為雄性(XY);若出現2條X性染色體,則為雌性(XX)。

    雌雄的性別分化是動物為了繁衍後代的重要細胞分化過程。人類Y性染色體上遺傳基因SRY1,在雌雄未分化前之胎兒期出現短暫表現,促使XY胎兒分化為雄性,相對地, XX胎兒無SRY基因表現,則分化為雌性。但Y性染色體上的人類SRY基因或老鼠Sry基因,究竟是透過何種機制進行基因表現而促使性分化,則仍然不清楚。 Continue reading →

  • 抑制早產的有效治療法 2013/12/16

    抑制早產的有效治療法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助教范姜文榮

    編譯來源:《母体の体質と感染・炎症の相互作用で、早産が起きる仕組みを発見 》

    p7

    早產的原因與產婦的體質、年齡、因感染而來的發炎、高齡產婦,以及是否、為體外受精、一次多胚胎移植、一次多胎而導致子宮肌肉過度擴張、子宮頸異常、黃體素降低等有關,一般認為是以上因子彼此複雜交互作用所形成導致。(圖片來源:wikipedia)

    早產易造成新生兒死亡或產後機能障礙,即使在醫學進步的現代仍然難以控制,世界上每年有1300萬件的早產及其伴隨著300萬件的死胎,即1年期間的100萬件新生兒死亡中,約有30%是由早產所造成。這些報告顯示早產是個嚴重的問題。

    早產的原因與產婦的體質、年齡、因感染而來的發炎,以及是否為體外受精、一次多胚胎移植而導致子宮肌肉過度擴張、子宮頸異常、黃體素降低等有關,一般認為是以上因子彼此複雜交互作用所導致。

    目前早產治療方法,如使用子宮收縮抑制劑、抗生素等,僅能限定於特定症狀,為了建立新的早產治療方法,有必要從新的觀點、多面向來進行基礎研究。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認為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造成早產的主要因子,遂建立抑癌基因p531缺失的模式老鼠進行研究,此種子宮p531基因缺失老鼠約有50%發生懷孕早產,是具有早產體質的老鼠。 Continue reading →

  • 生物素(Biotin) 2013/12/09

    生物素(Bioti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黃盟元博士

    因為植物性維生素(plant-derived vitamins)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所以許多研究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為它們參與氧化還原作用和作為酶輔因子,所以他們在動物和植物的代謝中是不可缺少的。絕大多數的維生素是人體無法自己製造的化合物,因此需要藉由飲食取得,他們跟人類營養和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關係。在某些情況下,維生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是很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的。

    生物素(biotin)是水溶性維生素B群中的一個化合物,又稱為維生素B7或維生素H,它的結構在1942年被確定,在1984年時舉行了第一屆國際生物素會議,這個會議間接顯示了生物素在科學和醫藥上的重要性。生物素的食物來源是肝、腎、大豆粉、蛋黃、穀類和酵母等。在一般情況下,生物素是植物維生素B群中含量最少的,植物中的維生素B群其他維生素含量,在高濃度時,可以在每公克鮮重的植物中發現含有數毫克,但是跟其他維生素B群比起來,生物素的含量顯著地較少,濃度範圍只在奈克/克鮮重(ng/g fresh wt.),但也有一些蔬菜含有較高濃度,例如:芥藍、麥麩、胡桃、香蕉和紅蘿蔔等。生物素在植物器官的根、莖、葉、花、果實當中都可以發現,並且在粒線體中合成,值得一提的是氨基酸代謝,它在生物素的生合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氨基酸是很多維生素生合成所需的前驅物。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