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死與新生-射線與生命的起源(Radiation)-下 2010/08/06
    死與新生-射線與生命的起源(Radiation)-下
    台北縣立中平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李佟位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請參閱死與新生-射線與生命的起源(Radiation)-上

     經過一週的連續實驗,包括胺基酸等物質於實驗中自然產生。米勒實驗得到重大的成功和啟示,但也多處備受質疑,其中之一便是,電弧放電雖是實驗室中方便的能量來源,米勒所施加的電能卻多於自然界中閃電的能量。

    這時便有另一個遠比閃電更強大的能量來源可擔負此一重任,那便是來自太陽的X光(X-Ray,波長0.1~10nm)與紫外線(Ultraviolet,UV,波長200~400nm)。

    X光和紫外線的存在猶如雙面刃,它們能提供複雜有機物質形成所需要的能量,卻也能如前所述,破壞生物的遺傳物質;雖說突變可以成為天擇的材料,但突變若來的又快又多,導致原始生命的死亡,那也就沒有天擇可介入的餘地了。

    尤其根據恆星的生命史來推算,35~40億年前的太陽亮度雖然只有現今的75%,但卻釋放出更多的X-Ray和UV光。那麼,太古時代的最初生命,要如何避開這來自天空的危機呢? Continue reading →

  • 死與新生-射線與生命的起源(Radiation)-上 2010/08/06
    死與新生-射線與生命的起源(Radiation)-上
    台北縣立中平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李佟位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提到「輻射線」、「放射線」,你會聯想到什麼呢?多數人立刻浮現腦海的會是核爆的巨大蕈狀雲,以及之後的一片死寂。確實,俗稱的射線,即是帶有高能量的電磁波,照射過多劑量的話,可能破壞DNA、誘發突變與癌症,甚至導致生物體死亡。但這樣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現象,在生命演化的歷程中,卻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且,並不一定帶來負面的效應,而可能是極其重要,不可或缺的。

    地球形成初期,會不會立刻有生物產生呢?在一顆滾燙的岩漿星球上,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若等地殼冷卻穩定之後呢?答案仍然是「否定」。

    形成地球的元素中,有許多是所謂「放射性同位素」,它們具有不穩定的原子核,會持續的「衰變」,直到形成穩定的元素為止。衰變的過程中,便會不斷的自原子核中釋放出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線,其中又以γ射線的能量與穿透力最強。唯有靜待多數的放射性同位素衰變完畢、環境背景中的射線量大幅降低後,生命才有出現的可能。這也就是地球推估年齡42億年,與生命出現的大致年代(32~35億年前)之間,有長達數億年落差的原因之一。

    談到生命的起源,最經典的莫過於米勒-尤列實驗(Miller-Urey experiment),研究者將水與推測的原始大氣成分(比如甲烷、氨、氫氣等)密封於無菌燒瓶內,並以電極通電產生火花,模擬閃電。

    請參閱死與新生-射線與生命的起源(Radiation)-下

    參考文獻:
    Sagan (1961) On the origin and planetary distribution of life, Radiation Res., 15, 174-192.
    Cnossen , Sanz-Forcada, Favata, Witasse, Zegers and Arnold (2007) Habitat of early life : Solar X-ray and UV radiation at Earth’s surface 4-3.5 billion years ago,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112,1-4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條目:radioactive isotopes、X-ray、Ultraviolet、GammaRay、Miller-Urey experiment

  • 奈米摺紙術-多面體 DNA (Polyhedron DNA)-下 2010/08/06

    奈米摺紙術-多面體 DNA (Polyhedron DNA)-下
    台中市立雙十國民中學自然領域王淑卿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請參閱:奈米摺紙術-多面體DNA(Polyhedron DNA)-上

    2009年8月份科學期刊(Science)刊載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教授笛茨(Hendrik Dietz)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施(William Shih)與道格拉斯博士(Shawn Douglas)等人論文「將DNA摺成扭轉及彎曲之奈米形狀(Folding DNA into Twisted and Curved Nanoscale Shapes)」,文中表示已成功研發出程式化自我組裝製程,以奈米摺紙術製作出3維彎曲的DNA奈米結構,這是第一次非直接拗折DNA結構,而是先經電腦程式設計出一束束交叉連接的DNA雙螺旋片段,合成產生後再插入或移除設定的含氮鹼基對,使DNA束依設計需求產生右旋或左旋的扭轉或彎曲。笛茨教授等人研發出能精準控制所合成的DNA形狀,其人工合成DNA中有種直徑50nm的海灘球外形的線框囊狀物(wireframe capsule),直徑只有 50 奈米,也有圓形齒輪狀或彎曲的管狀及囊狀(註4)。這些組件經組裝後可以合成一個更大、更複雜或其他用途的奈米工具。例如可作為奈米機器人可以裝載奈米結構藥物,跨過如細胞膜等生物屏障,達到治療效果,或是進入血管清除如膽固醇等有害物質。

    註4圖片來源http://bionano.physik.tu-muenchen.de/Source/curved_shapes_sticker.png

    Continue reading →

  • 奈米摺紙術-多面體 DNA (Polyhedron DNA)-中 2010/08/06

    奈米摺紙術-多面體 DNA (Polyhedron DNA)-中
    台中市立雙十國民中學自然領域王淑卿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請參閱:奈米摺紙術-多面體DNA(Polyhedron DNA)-上

    1991年,陳(J.H. Chen)和喜曼(N.C. Seeman)於自然(Nature)期刊發表了第一個人造DNA立方體(cube)奈米分子,開啟了奈米科技設計與合成DNA多面體的競爭局勢。2004年,自然(Nature)期刊刊載美國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機構(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in LA,世界上目前最大的私人非營利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施(William M. Shih)、奎斯佩(Joel D. Quispe )和喬伊斯(Gerald F. Joyce)等人的論文「1700個核苷酸的單股DNA摺成奈米結構八面體
    (1.7-kilobase single-stranded DNA that folds into a nanoscale octahedron )」。

    註3圖片來源http://metamodern.com/b/wp-content/uploads/2008/12/Nature_octahedron.jpg

    文中述及將1669個bp(base pairs,含氮鹼基)之核苷酸長鏈和5條40個bp之核苷酸短鏈混合後,經過連續冷卻、加熱,進行三維立體結構的解構(denaturation)與重構(renaturation)。最後重組成為20×22奈米的中空DNA八面體(DNA octahedron)(註3),內部可容納直徑14 nm的小球,至於每一面的三角形開口則可允許直徑8 nm的球通過。形狀規則對稱的DNA八面體皆是由三角形所組成,結構穩定不易變形。並以仿生學(biomimetics)的方式利用核苷酸聚合酶(polymerases)使DNA八面體自我複製,根據此製程還可以推廣應用設計或合成其他需要複製的DNA構造。這種中空的球體可以應用作為填装藥物或材料的籃子,攜帶特定的分子,再利用適當的訊號感應釋出球體中的分子。

    科學家以DNA作為「軟體」利用它的4個遺傳密碼編寫成核苷酸序列程式,再以酵素(如限制酶FokI)或其他分子當作「硬體」,以搭載一段具有軟體功能的DNA序列,然後進行密碼讀取-轉錄或修飾。甚至輸入其他的DNA片段與原先之「軟體硬體複合物」進行反應,最後合成另一段DNA序列,以這種類似數學抽象計算的邏輯機–圖靈機(Turing machine,用機器來模擬人類以紙筆進行數學抽象計算過程的裝置)與生物分子計算技術等統整,再將新合成的DNA序列應用於藥物治療。這種結合生物科技、資訊科技與奈米科技合成的DNA多面體,是未來應用於臨床醫學甚至電子業的熱門材料。

    請參閱:奈米摺紙術-多面體DNA(Polyhedron DNA)-下

    參考資料:
    1. Shih W.M., Quispe J.D.,& Joyce G.F., A 1.7-kilobase single-stranded DNA that folds into a nanoscale octahedron. Nature, 2004, 427, 618-21.
    2. Rothemund Paul W.K., Folding DNA into nanoscale shapes and patterns. Nature, 2006, 440, 297-302.
    3. Dietz H., Douglas S.M., and Shih W.S., Folding DNA into twisted and curved nanoscale shapes. SCIENCE, 2009,325,725-730.

  • 奈米摺紙術-多面體 DNA (Polyhedron DNA)-上 2010/08/06

    奈米摺紙術-多面體 DNA (Polyhedron DNA)-上
    台中市立雙十國民中學自然領域王淑卿教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註1 圖片來源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2/n7184/images/nature06597-f1.0.jpg

    自1953年,華生(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發現DNA雙螺旋構造(DNA double helix)以來,DNA的構造、功能與應用一直是熱門的研究範疇。DNA的構造以4個含氮鹼基A和T、G和C以互補形式分別排列於兩股上,並且能正確的自我複製(self-replication)和自我組裝(self-assembly)。A、T、G、C就像4個密碼儲存於電腦磁帶般建立了生物體內龐大的遺傳密碼資訊。

    1990年,由美國能源部和國家衛生研究院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HGP),應用生物資訊學(Bioinformatics)的技術以基因定序(Genome Sequencing)解讀出人類23對染色體中約30億個核苷酸(nucleotide) 的含氮鹼基(nitrogenous bases)組成排序,並研究出人類約2萬5千個基因(gene)的所在位置及功能。

    註2 圖片來源 http://metamodern.com/b/wp-content/uploads/2008/12/Nature_origami.jpg

    Continue reading →

  • 內共生理論(下) 2010/08/05

    內共生理論 (Endosymbiotic Theory) -下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生物科郭美貞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請參閱:內共生理論(Endosymbiotic Theory)-上

    比較核糖體的同質性,會發現粒線體中的核糖體很類似細菌的核糖體,例如:它們都對鏈黴素等抗生素敏感,但卻不同於真核細胞中的核糖體。除此之外,粒線體還具有自我分裂的能力,而且還是和細菌相同的二分裂法(binary fission):先從中央凹陷、束緊、再一分為二。這些特徵都指向了「粒線體曾經是細菌,後來進駐另一種大型細菌與之共生」的想法。粒線體的祖先可能是一種好氧的(aerobic)掠食細菌,會侵入真核細胞的細菌祖先體內吸取養分,並在其中進行複製。在演化的長河中,這種掠食關係逐漸轉為互利共生的關係,共生建立起來後,細胞可以提供粒線體養料,粒線體提供細胞能量(ATP)。 Continue reading →

  • 內共生理論(上) 2010/08/05

    內共生理論 (Endosymbiotic Theory)-上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生物科郭美貞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地球上生物的演化,從原核細胞 (prokaryote) 跳到真核細胞 (eukaryote) 的過程是很突然的。原核細胞所有化學反應都混在細胞質 (cytoplasma) 裡進行,而真核細胞比原核細胞更大、更複雜,在細胞內發展出迂回曲折的內膜 (endomembrane),包括圍繞著染色體 (chromosome) 的核膜 (nuclear envelope),以及利用氧氣產生能量的粒線體 (mitochondrion),開始發展「將不同反應放在不同胞內構造進行」 的能力。

    有細胞核的真核細胞,繼續演化出更複雜的多細胞生物,形成現在地球上多采多姿的生物世界。真核細胞的出現可說是生物史上最戲劇性的一幕,到底事情是如何發生? Continue reading →

  • 淺談能量的流動與散失(ATP) 2010/08/05

    淺談能量的流動與散失(ATP)
    台北縣立中平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李佟位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若論數量,是翱翔在天空的雄鷹,還是橫行地表的鼠輩較多?即使不常接觸自然,多數人也能近乎直覺的回答:「當然是後者」。但基於什麼原因,讓掠食者的數量往往少於牠的獵物?為什麼非洲草原上不是數以千計的獅子追逐屈指可數的羚羊呢?要回答上述問題,必須從「能量」的角度下手。

    生物以及生存環境無法超越物理原則的限制。熱力學第一定律(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告訴我們,能量無法被創造亦無法被消滅,只可轉變形式。所以我們可將平日飲食所攝取的熱量(貯存於養份中的化學能),視情況轉變為活動所需的動能,或維持體溫的熱能等,而總能量不減。但即使總能量不變,轉換過程中仍有許多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逸到環境中,這些「廢熱」無法做功,也無法以任何形態再被利用。也就是說,當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時,其中所蘊含的能量都在七折八扣中流失掉了,真正能被生物所用的僅佔極少數。

    Continue reading →

  • Insert math as
    Block
    Inline
    Additional settings
    Formula color
    Text color
    #333333
    Type math using LaTeX
    Preview
    \({}\)
    Nothing to preview
    Ins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