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鼯鼠的生態地位(Ecological Status of Flying Squirrels)–上 2014/11/21

    鼯鼠的生態地位(Ecological Status of Flying Squirrels)–上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陳雪溱碩士

    鼯鼠即是一般所稱的飛鼠。康熙字典對「鼯」的解釋為:「…腳短爪長,尾二尺許,飛且乳,亦謂之曰飛生。鼠聲如人呼,食火烟,能從高赴下,不能從下上高…」。雖然俗稱飛鼠,實際上並不會飛,只能進行滑翔,滑翔有利於樹冠間的活動與躲避天敵。牠們在森林生態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臺灣原生的鼯鼠有三種,分別是大赤鼯鼠(Petaurista philippensis)、白面鼯鼠(Petaurista lena)與小鼯鼠(Belomys pearsoni kaleensis)。前兩者為大型的鼯鼠,平均體重分別約為1.3 kg與1.5 kg,是臺灣特有亞種;而小鼯鼠平均體重僅約0.2 kg,是臺灣特有種。兩種大型鼯鼠中,分佈海拔較低的大赤鼯鼠主要的食物為闊葉樹的葉子,除了普通的成熟葉子外也包含嫩葉、葉芽,另外也會取食花、果實、種子,以及少量的細枝條和樹皮。若與同樣會取食種子與果實的臺灣獼猴比較。臺灣獼猴經常將種子存放在頰囊中帶離母樹,且常會將整顆種子吞下,許多種子由消化道排出仍能發芽;某些植物的種子發芽率甚至會提高。因此,臺灣獼猴為臺灣森林中重要的種子傳播者。雖然大赤鼯鼠也取食種子與果實,但是並不會將種子帶離母樹,且松鼠科動物進食時,通常會將種子咬破,因此對種子傳播的幫助並不如臺灣獼猴那般重要。 Continue reading →

  • 致癌基因 ─下 2014/11/20

    致癌基因 (Oncogene) ─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黃培綺

    連結:致癌基因(Oncogene)──中

    致癌基因(oncogene)這個名詞是在西元1969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的兩位科學家羅伯特(Robert Huebner)和喬治(George Todaro)所命名。

    而第一個被發現的致癌基因是Src基因,是一種發生在雞隻身上,會使雞的肌肉長出肉瘤(sarcoma)的基因,其基因的命名Src就是取自肉瘤的英文 sarcoma而來,此種肉瘤產生的原因,是因為雞隻被感染雞的反轉錄病毒感染所導致。而在西元1970年,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科學家史蒂夫·馬丁博士(G. Steve Martin)經實驗證實Src確實就是因為病毒感染而產生的致癌基因。 Continue reading →

  • 致癌基因 ─中 2014/11/20

    致癌基因 (Oncogene) ─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黃培綺

    連結:致癌基因(Oncogene)──上

    原致癌基因參與我們正常細胞生命週期的階段,包括在細胞生命中的「細胞生長」、「細胞分裂(cell division)」和「細胞分化(cellular differentiation)」等這三個階段。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像是長期接觸到致癌物質(carcinogen),例如致突變劑(mutagen)、輻射或放射性同位素(radionuclide)等,或是細胞被病毒(virus)感染,這些外來因素影響,會使正常細胞的DNA受到損害或基因表現量異常,若其結果導致原致癌基因發生突變(mutation)或基因大量表現的話,導致「致癌基因」發生,這樣就會進一步影響正常細胞的生命週期。

    fig3

    圖三、當細胞接受刺激使致癌基因被活化後,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的示意圖。(翻譯自File:Oncogenes illustration.jpg – Wikimedia Commons.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Oncogenes_illustration.jpg)。

    正常的細胞除了幹細胞外,終其一生,其細胞生長、分裂的次數是有限制的,而且在細胞生命週期的最後,細胞會老化,最後死亡。 Continue reading →

  • 致癌基因 ─上 2014/11/20

    致癌基因 (Oncogene) ─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黃培綺

    癌症(cancer)的前身是腫瘤(neoplasm, tumor),而腫瘤又區分成良性腫瘤(benign tumor)以及惡性腫瘤(malignant tumor),其中癌症就是屬於惡性腫瘤,所以癌症常被稱為惡性腫瘤。

    在臺灣,根據衛生福利部(其前身為「行政院衛生署」)民國103年6月份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民國102年的十大死因依序是:(一)惡性腫瘤(癌症);(二)心臟疾病;(三)腦血管疾病;(四)糖尿病;(五)肺炎;(六)事故傷害;(七)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八)高血壓性疾病;(九)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十)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圖一)。 Continue reading →

  • 森林砍伐 2014/11/18

    森林砍伐 (Deforesta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何懿洲博士生

    森林砍伐(deforestation)是指將森林砍伐以作為耕地、牧場、城市等用地的行為。一般來說,森林砍伐會造成水土破壞、氣候變遷、物種多樣性減少和生活品質的下降。 Continue reading →

  • 受威脅物種(Threatened species)(下) 2014/11/15

    受威脅物種(Threatened species)(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何懿洲博士生

    連結:受威脅物種(Threatened species)(上)

    物種數量減少的原因有下列幾種:

    fig2

    圖二、大貓熊(圖片來源:Michel GUNTHER / WWF-Canon. https://www.flickr.com/photos/wwfint/3048095832/in/photostream/)

    (一) 人類過度獵捕:如歐洲人首次到達北美時,發現有30~50億的旅人鴿(passenger pigeons),1800年商業獵捕造成數量急遽下降。在1900年,獵人在野外發現最後一隻予以射殺,被豢養的最後一隻則死於1914年,旅人鴿自此滅絕。另外,1970年代大量商業捕撈白鮑魚,在1990年族群只剩下1%,2001年白鮑魚成為第一個被美國列為瀕危物種名單之無脊椎動物。由於白鮑魚生殖時將精子與卵子釋入水中,需要相當數量,才能有效生殖。目前白鮑魚雖仍有野生的,但其數量已經少到無法進行有效的生殖,已有捕捉部分個體進行生殖並野放的計畫。 Continue reading →

  • 受威脅物種(Threatened species)(上) 2014/11/15

    受威脅物種(Threatened species)(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何懿洲博士生

    fig

    圖一、IUCN紅色名錄的標示
    (圖片來源: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edlist_logo_v1223290225.gif)

    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於1964年開始出版《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或稱IUCN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IUCN Red List、Red Data List,圖一),是全球最完整詳細的生物物種保育狀況的名錄,希望反映物種保育的迫切性,共同著手避免物種滅絕。此名錄是根據族群下降速度、族群大小、地理分布和群族分散程度等準則,將物種分類為9個等級。 Continue reading →

  • 螞蟻的社會寄生行為(Social parasitism in ants) 2014/11/11

    螞蟻的社會寄生行為(Social parasitism in ants)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助理李志琦

    螞蟻大師E.O. Wilson說:螞蟻最大的敵人是螞蟻。然而我們卻在野外可以發現不同種的螞蟻居住在一起,這樣的現象稱為社會性寄生(social parasites),指的是像胡蜂、蜜蜂或螞蟻等社會性昆蟲寄生於其他的社會性昆蟲中。令人好奇的是為何會有這樣的現象?

    隨著對螞蟻研究的累積,科學家普遍認為社會性寄生物種的演化有可能先從物種內的同域演化開始(intraspecific hypothesis),例如美洲沙漠的蜜瓶蟻,同樣種類不同巢的蜜瓶蟻在野外相遇時,若其中一方武力顯著強勢時,強勢一方會大舉進攻,殺死弱勢方的蟻后與成熟工蟻,留下幼蟲、蛹及年輕的工蟻回到自己的巢內,成為自己巢中的奴隸;另一方面,某些弱勢的蜜瓶蟻會採取另一種投降的策略,當知道自己無法與之匹敵時,便會向強勢的一方投降並加入其蟻巢,企圖在強勢的蟻巢中偷偷生下自己的卵,日後取代整個蟻巢。這樣的策略下蜜瓶蟻沒有喪失任何照顧幼蟲與建立蟻巢的能力。若投降又偷生卵的行為與強勢到處征戰的行為日後發生了生殖隔離,可能漸漸演化成兩種不同的物種,其中一個孔武有力掠奪資源,另一則假裝投降伺機取代原本的蟻巢。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