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認識主導情緒產生的杏仁核(Amygdala)-中 2010/08/24

    認識主導情緒產生的杏仁核(Amygdala)-中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林玟娟老師/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請參閱認識主導情緒產生的杏仁核(Amygdala)-上

    科學家在比較正常和杏仁核受損老鼠的實驗結果後,發現杏仁核受損老鼠的驚跳高度值明顯低於正常老鼠;預先在老鼠腦中杏仁核處注射一些抑制其活性的藥物後,所得到的實驗結果也類似杏仁核受損的老鼠,這些實驗動物都不會出現明顯的驚跳反應。由上述結果可得知,恐懼記憶的形成和恐懼記憶的表現都與杏仁核的功能正常與否有直接的關係。

    也有許多證據顯示,恐懼記憶的形成和杏仁核內細胞是否能誘發出長期增益現象(long term potentiation, LTP)有密切的相關。 Continue reading →

  • 認識主導情緒產生的杏仁核(Amygdala)-上 2010/08/24

    認識主導情緒產生的杏仁核(Amygdala)-上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林玟娟老師/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杏仁核(Amygdala)位於大腦底部,屬於邊緣系統的一部分,因為形狀類似杏仁而得名。主要功能為掌管焦慮、急躁、驚嚇及恐懼等負面情緒,故有「情緒中樞」或「恐懼中樞」之稱。

    根據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家喬瑟夫‧雷杜克斯(Joseph LeDoux)的研究指出,經由感覺器官所接收到的訊息,會經由兩條獨立的路徑送達神經中樞處理:絕大部分的感官資訊都是直接傳送至大腦皮質處,經由數條迴路進行分析後,才會產生合理的反應;另外一條資訊傳遞途徑則會經由間腦,直接傳送至杏仁核,這種聯繫十分快速而直接,但常無法做出正確而精準的處理。由上述結果可推測,一旦面對突如其來的刺激時,也許大腦皮質還在努力針對各種感官資訊進行分析的時候,杏仁核早已搶在大腦弄清楚發生什麼事之前,就先用恐懼這一類的強烈情緒,來支配身體進行快速反應,例如菜鳥軍人常會在看到黑影晃過時,因為心生恐懼,不加思索就直接開槍。 Continue reading →

  • 膜電位與動作電位 -下 2010/08/24

    膜電位 (Membrane Potential)與動作電位 (Action Potential)-下
    臺北市私立再興中學生物科蔡緻怡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動物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請參閱膜電位與動作電位 -上

    靜止膜電位形成的機制是由英國科學家霍奇金 (A.L. Hodgkin)和赫胥黎 (A.F. Huxley)兩人在1940年代,利用烏賊的巨大神經軸突 (giant axon)進行研究時所發現,並且在進行胞內電位變化測量時,首次記錄到動作電位 (action potential)。他們對於神經電生理的貢獻極大,因此獲得了1963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Continue reading →

  • 膜電位與動作電位 -上 2010/08/24

    膜電位 (Membrane Potential)與動作電位 (Action Potential)-上
    臺北市私立再興中學生物科蔡緻怡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動物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細胞在靜止狀態下,可以利用微電極測出細胞膜內外存在著電位差,即所謂「膜電位 (membrane potential)」。

    這是因為細胞內外離子分佈不均勻所造成的現象,導致細胞內的電位較低,細胞外的電位較高,呈現「外正內負」的差別。

    一般而言,細胞外的鈉離子與氯離子較胞內多,而細胞內的鉀離子較胞外多,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離子分佈不均勻呢? Continue reading →

  • 突觸間傳導 2010/08/24

    突觸間傳導 (Chemical Synapse and Electrical Synapse)
    臺北市私立再興中學生物科蔡緻怡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動物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神經系統的存在可使動物對於刺激能產生動作或反應,然而訊號的傳遞並非單憑一條神經就能完成,而是需要經由多條神經的「轉換」,才能順利將訊號傳至目標。
    神經元和神經元相接處稱為「突觸 (synapse)」,依訊號傳遞的方向則可將神經元分為「突觸前神經元 (presynaptic neuron)」與「突觸後神經元 (postsynaptic neuron)」。在現今的生物體中發現有兩種突觸形式的存在:化學突觸(chemical synapse)與電突觸 (electrical synapse)。 Continue reading →

  • 皮膚電阻的感應與測謊 2010/08/24

    皮膚電阻的感應 (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與測謊
    臺北市私立再興中學高二智班許紘爾、翁甄敏撰寫/生物科蔡緻怡老師修改/國立臺灣大學動物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於電影或是CSI犯罪現場影集常看到嫌疑犯接受測謊,作為法院審理案件的證據之一,這是如何辦到的呢?口頭的言語或部分的肢體反應其實都可以被刻意隱藏,而測謊的原理,則是觀察比較受測者是否有不由自主產生的異常生理反應。說謊者可能因恐懼、壓抑等情緒造成交感神經興奮,進而影響血壓、脈搏、呼吸、內分泌腺活動、肌肉緊張、皮膚溫度及皮膚導電反應改變,因此測謊即是透過測量記錄這些現象作為研判的依據。 Continue reading →

  • 蜜蜂的訊息溝通 (The Communication of Honeybees) 2010/08/24

    蜜蜂的訊息溝通 (The Communication of Honeybees)
    臺北市立仁愛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黃郁芸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社會性動物間的訊息溝通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群居的社會性昆蟲–蜜蜂,其個體間的訊息傳遞發展相對於其他昆蟲而言是較完善的。目前已知蜜蜂的訊息交流主要是藉由『舞蹈』和『費洛蒙』兩種模式進行,及第三種『聲音』的模式。

    奧地利動物學家馮孚立(Karl von Frisch)早年研究發現蜜蜂能辨別除了紅色外的所有色彩,甚至能接收紫外光;此外,也發現蜜蜂除了視覺,同時也具有嗅覺。而馮孚立後期的研究,則發現蜜蜂會將蜜源的方向和距離等訊息編碼於舞蹈裡,利用舞蹈的方式來傳達蜜源的所在。 Continue reading →

  • 印痕作用(Imprinting)-偽親子關係 2010/08/24

    印痕作用(Imprinting」)-偽親子關係
    天主教聖心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家榕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印痕」,又稱為「銘印、印記、印跡」。在動物行為學中指的是一種學習模式。通常在一段短暫的時期(敏感時期),環境刺激會長久植入個體並改變其行為,看來就好像先天的行為一樣,但仍是經過經驗、學習,由關鍵的刺激形成的現象。

    印痕一般常指幼小的動物出生後會固定了牠的第一個學習到的視覺、聽覺或觸覺經驗,永留腦中不易消失,此後並跟隨該目標、對象,自然界中通常是自己的父母親。以後的行為,無論是模仿、或是對聲音、顏色及形象等刺激所產生的反應,無不以這個第一印象為範例。

    印痕行為中主要被深入研究的對象是鳥類,例如:雞、鴨或鵝。但一些類似且相對明顯的印痕行為發生在一些哺乳動物的幼體和一些魚類和昆蟲。例如:狼孩、人猿。在綠頭鴨的雛鴨和一般家中飼養的小雞,印痕在幾小時內就完成了。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