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木質部內物質上升的原理 2009/03/19

    木質部內物質上升的原理 (Xylem)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科朱芳琳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當水分進入植物根部中柱內的木質部後,便開始進行長程的運輸,這段運輸的過程可能長達數十公尺,例如在澳洲,曾記錄過有樹高超過130公尺的尤加利屬植物。 Continue reading →

  • 細胞週期的調控 2009/03/17

    細胞週期的調控 (Cell Cycle)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科劉翠華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細胞週期(Cell cycle)是一連串有規律的步驟,使細胞成長,而後分裂為兩個子細胞。細胞週期可分為細胞生長期和有絲分裂期。細胞生長期(間期)可分成三個時期:(1)第一間期(Gap 1 (G1) phase):是細胞生長的時期,此時細胞代謝活化,複製所需胞器以及一些細胞質的組成,以供下一階段複製染色體使用;(2)合成期(Synthesis (S) phase):DNA進行複製的時期;(3)第二間期(Gap 2 (G2) phase):此時細胞已具有兩倍的遺傳物質,並為有絲分裂期做準備。接著進入分裂期(Mitosis (M) phase),進行核裂(染色體分離)和質裂(細胞質分裂)的階段。另外還有個G0 phase,為細胞離開細胞週期並且停止分裂的時期。

    細胞週期所需要的時間,依細胞的種類和環境而有所差異,可由數分鐘到數年不等,一般培養中的哺乳類動物細胞的細胞週期約為12-24小時。有些細胞可以持續進行分裂,如植物分生組織及人的皮膚細胞等;有些細胞一但分化成熟,便不再進行分裂,處於G0 phase,例如神經細胞;當環境改變時,有些細胞會重新生長進入G1 phase,恢復分裂的能力。 Continue reading →

  • 共軛焦顯微鏡的使用原理 2009/03/16

    共軛焦顯微鏡 (Confocal Microscope)的使用原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葉柏安博士生

    由於傳統的螢光顯微鏡,焦距面較廣,景深較深,造成有些分子觀察起來會有模糊的現象。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顯微鏡在擷取影像的裝置前,發展出Pinhole(針孔)來過濾非焦距面的影像,產生相當淺景深且清晰的影像。這便是共軛交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圖一)。這些針孔越小,影像的解析度越高,但需要較長時間的掃瞄,不利於觀察動態的活細胞。這一點,跟我們一般在用的照相機很像。後來有些廠家,發展出長條形的針孔,透光量較大,可以用來觀察動態的細胞,但影像品質較差。然而,共軛焦顯微鏡的光源,也是百家爭鳴,有些仍沿用傳統螢光顯微鏡的汞燈光源,有些則開發出單色光波雷色光源。不論如何,影像畫質會比傳統螢光顯微鏡還好(圖二)。 Continue reading →

  • 螢光顯微鏡在生物學上的應用 2009/03/16

    螢光顯微鏡 (Fluorescence Microscopy)在生物學上的應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葉柏安博士生

    顯微鏡是研究生物學必備的工具。其實,拜工業科學的進步,許多材料工業和電子晶片的生產與研發,也需要顯微鏡的幫忙。所以,目前已經不是研究生物學的領域才需要使用顯微鏡。本文章將說明螢光顯微鏡的原理,以及在生物學上的應用。

    傳統的光學顯微鏡,不論正立或倒立,或是解剖顯微鏡,都是藉由一般的滷素燈泡光源,來觀察物體。而螢光顯微鏡的光源,則是藉由全光汞燈源(包括紫外線白光),並藉由特殊的濾片來觀察生物體的螢光物質,或是經由人為染色的分子。而這種螢光顯微鏡,已經擴展到實體顯微鏡(解剖顯微鏡)、正立顯微鏡和倒立顯微鏡。

    螢光顯微鏡的基本原理,是藉由一個高能量波長的光線,激發出一個較低能量波長的螢光。一般而言,藍、紫色的波長較短,能量較高,可以激發出綠色或紅色的低能量螢光(圖一,A)。加上適當的濾鏡組,便可清晰的看到或擷取螢光影像(圖二,B)。像植物細胞的葉綠體,內含葉綠素,接收到藍光或紫光,這種高量的光,會激發出紅色的螢光(圖二)。

    還有來自水母(Aequorea victoria) 的綠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 (Shimomura et al., 1962),接受到高能量的藍光或紫光激發,會產生綠色的螢光(圖三)。GFP 這種螢光蛋白,經過多年的研究,已經生產許多人為變異的螢光蛋白,如黃螢光或紅螢光等。以上這些螢光物質,不需要外加染劑染色,所以細胞不會經由人為染色殺死,甚至可以作生物活體觀察,相當方便好用 (Jouvenet et al., 2008)。

    再者,細胞內的分子與胞器,必須藉由特殊的染劑來標示該分子或胞器的所在位置。最常用的染劑是抗體。特殊的抗體可以標定特殊的分子。若該抗體再以人為的方法鍵結螢光物質,就可以再以螢光顯微鏡,來觀察該分子或胞器在細胞內的行為或形態。

    圖片說明:
    圖一
    螢光顯微鏡基本原理
    (A)一般而言藍紫色短波長的色光,能量較高。紅光,長波長的色光,能量較低。 (B)螢光顯微鏡,在光源前和影像觀測前,會有特殊濾片,以產生特定的激發光波,並且觀察到螢光。不過,現代的顯微鏡,已經將此兩片鏡組合而為一。

    圖二
    葉綠素經由藍光照射,會激發出紅色螢光,藉此,可觀察植物活細胞內的葉綠體型態。A,B:觀音座蓮原葉體。 C,D:阿拉伯芥。A,C:可見光下的植物細胞和葉綠體型態。B,D: 螢光顯微下的葉綠體型態。D圖中的插圖,為共軛經顯微鏡的影像,較為清晰。

    圖三
    綠螢光蛋白(GFP),在生物活體上的觀察。
    麻醉的果蠅,在藍光的激發下,顯示綠螢光蛋白。A:為對照組,沒有GFP基因轉殖的果蠅。B: 為GFP轉殖基因果蠅。


    Reference
    Jouvenet, N., Bieniasz, P. D. and Simon, S. M. (2008). Imaging the biogenesis of individual HIV-1 virions in live cells. Nature 454, 236-40.
    Shimomura, O., Johnson, F. H. and Saiga, Y. (1962).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equorin, a bioluminescent protein from the luminous hydromedusan, Aequorea. J Cell Comp Physiol 59, 223-39.

  • 美國第一種核准上巿的人造油脂 2009/03/16

    美國第一種核准上巿的人造油脂 (Olestra)
    高雄市高雄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蔡佩珊實習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一、前言 :

    Olestra是一種合成的食用油脂,用Olestra製備的食物,無論是煎、炒、煮、炸或是做生菜沙拉,其色、香、味幾乎與傳統油脂製備的食物一模一樣,惟一不一樣之處則是此種油脂在攝食之後,不會被人體的消化道所吸收,因此就人體的吸收角度而言,Olestra可視作是”無脂的油脂(fat-free fat)”。因此以Olestra烹調的食物與傳統油脂烹調食物之間的最大差異就在,前者沒有油脂而來的熱量,所以可將此種食物視作低脂餐食”low-fat diet”。 Continue reading →

  • 植物抵抗低溫的生理機制—抗凍機制 (Adaptation to Freezing) 2009/03/13

    植物抵抗低溫的生理機制—抗凍機制 (Adaptation to Freezing)
    國立台中第二高級中學龔雍任實習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1.木本植物抗凍機制:超冷現象(supercooling)以及冷馴化

    超冷現象(supercooling)的發生是因為組織中的水缺乏缺乏具核(nuleation)的物質使冰晶形成,若以純水做實驗,純水中缺乏核,因此可以降溫到-38℃還不會發生凝固的現象,而在一般的木質化組織中,超冷現象可低至-15℃。有些組織,例如裸子植物的幼芽,會進行深度超冷現象(deep supercool),可到-40℃還不凝固,目前已被記錄的最低溫是-47℃在木質部中。雖然不是所有植物都具有此機制,但是在許多溫帶植物的莖以及木本植物在越冬時都可有超冷現象。深度超冷現象是一套有效率的抗凍機制,但還是有其適用的範圍,若溫度低於-40~-50℃,細胞內還是會凝固,造成細胞的壞死;例如美國以及加拿大東部每年會有一次-40℃的寒冷,常會造成植物中木質部射髓薄壁細胞的死亡,而會受到微生物感染,造成樹木的死亡。 Continue reading →

  • 植物抵抗低溫的生理機制—冷馴化(Cold Acclimation) 2009/03/13

    植物抵抗低溫的生理機制—冷馴化(Cold Acclimation)
    國立台中第二高級中學龔雍任實習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植物生長受到自然環境之影響甚大,各種影響因子中,溫度對於植物生長與分佈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一般氣溫於零度以下時,植物之生長活動性均減退。低溫的環境可能造成細胞代謝的減緩,影響生長,更甚者若氣溫在零下的環境,還會造成細胞內水分凝固,造成細胞死亡。不過經過長久演化後,植物已經衍生出許多抗寒的機制。

    植物對低溫之適應抗力主要依賴細胞原生質,其能避免低溫引起的凍害,且發生強化(hardening)現象,此為溫帶地區之二年生及多年生植物所具有特性之一,且是一種馴化的過程。可以利用人為的操作造成強化,作法是先將植物置於低溫冷凍或乾旱(drought)狀態數小時便可獲得,例如甘藍及紫花苜蓿。由氣候因子造成的強化除了低溫以外,尚有短光期亦能促成,其中可能有光敏素的參與。強化現象發生期間,細胞的原生質黏度降低,可溶性蛋白質以及糖類含量增高,兩者均會導致組織的冰點下降;而強化的程度,因不同種類植物對於環境適應性而迴異。 Continue reading →

  • 美國第一種核准上巿的人造油脂(Olestrax) 2009/03/12

    美國第一種核准上巿的人造油脂(Olestrax)
    高雄市高雄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蔡佩珊實習老師/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一、前言
    Olestra是一種合成的食用油脂,用Olestra製備的食物,無論是煎、炒、煮、炸或是做生菜沙拉,其色、香、味幾乎與傳統油脂製備的食物一模一樣,惟一不一樣之處則是此種油脂在攝食之後,不會被人體的消化道所吸收,因此就人體的吸收角度而言,Olestra可視作是”無脂的油脂(fat-free fat)”。因此以Olestra烹調的食物與傳統油脂烹調食物之間的最大差異就在,前者沒有油脂而來的熱量,所以可將此種食物視作低脂餐食”low-fat diet”。

    二、Olestra的結構
    Olestra是一個蔗糖分子(sucrose)連接八個分子的脂肪酸,這種合成的新化合物就稱為蔗糖聚酯(sucrose polyester)。
    酯類在人體小腸中否被分解,主要取決於酵素(脂肪酶,lipase)是否可進入酯類的分子結構中,以三甘油酯為例,lipase可輕易進入其結構中並將之分解成脂肪酸及甘油(醇),這些分解後的成分經由小腸的微血管吸收進入人體。但是蔗糖聚酯在進入小腸之後,由於聚酯結構較三甘油酯為緊密,因此小腸中的lipase並無法進入聚酯結構中進行切割,因此蔗糖聚酯在未被小腸吸收的狀態下經由腸道排出體外,因為聚酯沒有被吸收,自然不會產生任何熱量。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