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臺灣雲杉樹冠層環境概述 2015/05/18

    臺灣雲杉樹冠層環境概述 (Introduction of Canopy, Climbing Technique and Taiwan Spruce)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森林生態系統暨社會學系博士生藍永翔
    (Department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Society,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樹冠層 (canopy) 泛指樹木和森林有葉子的部分,是植物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植物藉由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再經由各種生合成 (biosynthesis) 途徑產生生長發育所需的物質。

    早期的科學家只能使用望遠鏡觀察樹冠層,但自 1970 年代起,各種器械和技術蓬勃發展,科學家開始使用飛船、吊塔、繩索等方式近距離探索樹冠層。相對於其它方法,繩索攀樹技術較為簡易,學習門檻低,價格也較為便宜,於是常用於樹冠層學術研究。由繩索的固定方式可分為單索技術 (SRT, single rope technique) 及雙索技術 (DdRT, dynamic doubled rope technique)。 Continue reading →

  • 慢性肝炎與肝癌組織基因異常具有高度相關性 2015/05/16

    慢性肝炎與肝癌組織基因異常具有高度相關性(The strong impact of chronic hepatitis on the mutational landscape in liver cancer)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慢性肝炎や肝硬変は肝内胆管がんのゲノム異常と発生に強く関与

    肝癌是世界上第5常見癌症及第3致死癌症,據統計臺灣及日本等亞洲及非洲地區居民,罹患肝癌者比率高。其主要原因是受到肝炎病毒的持續感染,估計全世界肝癌約75%是受到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或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從慢性肝炎到肝硬化,以相當高的機率誘發肝癌。最初癌症發生在肝臟的原發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有90%以上為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其次為發生在肝臟內的肝內膽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約5~10%。目前認為肝內膽管癌是輸送肝臟所製造膽汁的膽管細胞引發,惡性程度比肝細胞癌高,對化學治療或放射性治療具有抵抗性,且治療肝細胞癌常用的血管栓塞治療法也無治療效果,因此外科切除是唯一的治療方式。 Continue reading →

  • 臺灣雲豹 2015/05/15

    臺灣雲豹 (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徐恩揚

    臺灣雲豹 (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圖一),別名雲葉豹或樟豹,在魯凱族與排灣族被稱為nkulau(圖二);臺灣雲豹為臺灣特有亞種,在分類上屬於食肉目 (Carnivora)、貓科 (Felidae);臺灣雲豹的棲息地分布於臺灣全島海拔 300 至 3000 公尺之間,主要可能分布於海拔 1000 公尺以上 2000 公尺以下,獵物較多、人為干擾較少的原始森林,近年來僅有少數且無法確認真實性的目擊記錄,所以野外族群數量及分布不明。 Continue reading →

  • 長日照植物 2015/05/09

    長日照植物 (Long-day pla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夏鈴  

    長日照植物 (long-day plant, LDP) 是指植株一天所受光照時間一旦大於臨界日長,即可開花或提早開花的植物類群,常見如:阿拉伯芥、菠菜、小麥等。臨界日長是指某一個時間長度,當植物受光照長度大於或小於此一長度時,會促使其開花或不開花,例如,天仙子 (Hyoscyamus) 為長日照植物,其臨界日長約 11 小時,意即在天仙子置於光照大於 11 小時,將可開花。因此,藉由臨界日長與開花所需受光時間長短,植物可分為長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以及中性日照植物。 Continue reading →

  • 負責運動學習的蛋白質 2015/05/05

    負責運動學習的蛋白質 (The protein to determine the motor learning)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運動の記憶や学習を担う神経回路に必須なたんぱく質を発見

    人類腦內存在1000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神經細胞間形成「突觸(synapse)」建構神經迴路網絡。出生後初期,神經細胞會先發展過剩的突觸,形成未成熟的神經迴路,隨著成長,一方面強化必要的神經迴路,另一方面則漸漸除去非必要的突觸,該過程稱之為「突觸修剪(synapse pruning」。以往的研究已證實,突觸修剪為發生於腦內各部位的普遍現象,並認為經突觸修剪後的神經迴路,負責記憶及學習相關的高階神經機能。 Continue reading →

  • 海上鑽油平台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上) 2015/04/28

    海上鑽油平台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上) (Impact on Marine Ecology from Oil Platforms)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陳易揚

    石油是目前地球上最重要的燃料、能源以及化工材料,因其不菲的價值而被稱為黑金。20 世紀後,人類對石油的需求量大增,世界各大國紛紛投入石油開採的行列,開採技術也隨著科技的進步而高速發展,並在 1960、1970 年達到新的高峰。石油的開採方式有許多種,儲於地表附近的油田可以直接露天開採,埋藏較深的油田則需要有鑽井來協助開採。遼闊的海洋蘊含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各國也紛紛加入探索與開採海洋石油的競賽,不過海洋石油的開採卻比陸地石油的開採更為困難。隨著海上鑽油平台 (oil platform) 的問世,海洋石油開採的作業方式、面積與產量都有技術性的提升。目前投入海洋石油探勘與開採的國家已逾百,目前全世界更有超過7500座的海上鑽油平台,北海、墨西哥灣、波斯灣等海域是現今最大的海洋石油產出地。 Continue reading →

  • 海上鑽油平台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下) 2015/04/28

    海上鑽油平台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下) (Impact on Marine Ecology from Oil Platforms)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陳易揚

    海上鑽油平台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上)

    但根據海洋生態學家長期追蹤調查的結果,發現海上鑽油平台對於海洋生態也會有正面的影響。研究顯示墨西哥灣、加州與澳大利亞沿海鑽油平台附近的海域生物多樣性上升,有些本無珊瑚礁的海域也開始出現珊瑚礁與珊瑚礁魚類,甚至出現岩岸或礁岸才會出現的無脊椎動物,使得原來應該是生物多樣性較低的海域反而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樣性。 Continue reading →

  • 用藥的科學:藥物血中濃度監測 2015/04/24

    用藥的科學:藥物血中濃度監測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國立臺灣大學臨床藥學研究所藥師林銘彥

    大家在吃藥的時候是否思考過一件事情?我們的身體是如何去處理這些服入的藥物?如果服用兩倍的劑量,是否藥物在我體內就有兩倍的效果?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必須先認識藥物動力學 (pharmacokinetics, PK) 以及藥物動態學 (pharmacodynamics, PD)。藥物動力學代表著我們身體如何去處理這些藥物,包含了口服藥物的吸收 (absorption, A)、藥物在體內的分布 (distribution, D)、藥物的代謝 (metabolism, M) 以及排除 (excretion, E)1。口服進入體內的藥品,經過了吸收、分布、代謝、排除 (ADME),以血中濃度呈現其數值。然而藥品血中濃度與臨床療效間的關係,就稱為藥物動態學1。由圖一可知,服用兩倍的藥物劑量,中間會經過許多的影響因子才能決定是否能達到兩倍效果。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