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輻射對稱與兩側對稱 2015/07/07

    輻射對稱與兩側對稱 (Radial Symmetry and Bilateral Symmetry)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生 許翠庭

    依照體型呈現 (body plan) 的不同,動物界可分為不對稱的側生動物(Parazoa,如海綿動物)和對稱的真後生動物 (Eumetazoa)。真後生動物的對稱形式,又可分為輻射對稱(radial symmetry,如刺絲胞動物)和兩側對稱(bilateral symmetry,如節肢動物和脊索動物)。就演化歷史而言,輻射對稱比兩側對稱更早出現在地球上,較為原始。 Continue reading →

  • 寄生蜂的十八般武藝 2015/07/06

    寄生蜂的十八般武藝 (How to be a successful parasitoid wasp?)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 助理教授楊景程

    寄生蜂是一群嬌小的昆蟲,但卻是許多生物(在本文稱為寄主)聞之色變的夢魘。即使寄主積極抵抗或賣力偽裝,雌性寄生蜂總是有辦法找到這些寄主(例如蛾類或蝴蝶的幼蟲),並將卵產於其體內。有時寄主並不會死亡,甚至能繼續覓食發育,但是當寄生蜂幼蟲孵化後,取食寄主體內組織而逐漸成長,直到化蛹。當此一時刻來臨,寄主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Continue reading →

  • 物種均勻度 2015/07/02

    物種均勻度 (Species Evenness)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林彥瑾

    以研究特定區域內生物之種類、分布、組成及種間交互作用為主題的群聚生態學家,經常會遇到需要描述或評估一地區的物種多樣性 (species diversity) 的狀況,而物種豐富度 (species richness) 及物種均勻度 (species evenness) 是最基本作為評估的指標,也常被拿來比較兩地區物種多樣性。物種豐富度,即物種的數目,數目愈多則豐富度愈大,生物多樣性也越高。物種均勻度,指的是一個群集中各物種個體數目的分配狀況,反映各物種個體數目分配的均勻程度,若一個群集中各物種的個體數目愈相近者,稱為物種均勻度高(圖一)。若是比較兩地區的物種多樣性高低,在物種豐富度相同的狀況下物種均勻度越高者,其物種多樣性越高。 Continue reading →

  • 動脈切跡 2015/06/30

    動脈切跡 (Dicrotic Notch)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葉俊偉

    每次的心動週期中,左心室大約泵出 60~80 mL 的血液至主動脈。主動脈的管壁有較大的彈性,所以左心室泵出的血液,只有約 ⅓ 流至周圍血管,剩餘 ⅔ 則暫時儲存在主動脈,使得主動脈管壁擴張,進而壓力升高(如圖一②),在收縮的中期,壓力會達到最大值,此時稱為收縮壓。收縮的後期,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的血液量減少,原本暫時儲存在主動脈的血液繼續向前流動,使得壓力開始下降(如圖一③)。心室舒張時,主動脈管壁的彈性收縮,會使暫時儲存在主動脈的血液持續向前推進,讓動脈血壓緩緩下降,當下降到最低點時則稱為舒張壓(如圖一④)。 Continue reading →

  • 玉山箭竹 2015/06/08

    玉山箭竹 (Yushania niitakayamensis)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徐恩揚

    玉山箭竹 (Yushania niitakayamensis),別名玉山矢竹、玉山雲竹、玉山竹、箭竹,屬於單子葉植物、禾草目 (Poales)、禾本科 (Poaceae)、玉山箭竹屬 (Yushania),玉山箭竹為臺灣原生種;玉山箭竹普遍生長在中高海拔約 1800 公尺至 3800 公尺的次生草地或森林中,在奇萊山區、合歡山區、中央尖山山區有大面積的分布。 Continue reading →

  • 互利共生 2015/06/05

    互利共生 (Mutualis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莊仁奕

    互利共生 (mutualism) 是指兩個物種的交互作用下兩者都得利的互動模式,此種交互作用大略符合以下條件:幾乎所有互利共生關係都需要雙方有所付出,而非單純雙方得利;互利共生的結果大多與環境背景有關聯;互利共生關係中也有只拿取利益而不回報的角色存在。物種的存續除了環境等非生物因子的影響,生物因子的互動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互利共生則是眾多模式之一。 Continue reading →

  • 玉米素 2015/06/04

    玉米素 (Zeati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陶韻婷

    玉米素 (zeatin) 是一種植物生長激素 (plant-growth hormones),最早由未成熟玉米 (Zea mays L.) 種子的胚乳中分離出來,這種腺嘌呤 (adenine) 的衍生物可促使細胞進行分裂,屬於細胞分裂素 (cytokinins, CK) 的一種。常應用於促使側芽生長、果實生成、種子發芽,防止蔬菜葉片變黃等。椰漿中所含的細胞分裂素亦為玉米素,現在也有以人工合成白色粉末的玉米素。玉米素雖然是植物生長激素,但是科學家們發現玉米素也會影響動物細胞的生理反應! Continue reading →

  • 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的機制 2015/06/03

    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的機制(The mechanism of food-borne botulism)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ボツリヌス食中毒が起きる仕組みが明らかに!Botulinum toxin A complex exploits intestinal M cells to enter the host and exert neurotoxicity

    肉毒桿菌神經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因會造成高致死率的食物中毒(food intoxication),而廣為大眾所熟悉。該毒素是強烈的天然毒素之一,為厭氣性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等所產生的蛋白質毒素。若未接受適當治療,死亡率高達30%以上。泰國曾於2006年爆發200人以上的肉毒桿菌食物中毒;在歐洲國家也是每年約有200人出現該毒素的食物中毒。目前已知該毒素有A~G型,不同型式毒素會造成各種動物不同的症狀。在人體內,主要是A、B、E型引起中毒,極少是F型所造成。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