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抗原漂變與抗原移型 2013/04/01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抗原漂變 (Antigenic drift)與抗原移型 (Antigenic shif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陶韻婷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遺傳物質為8條單股 (single strand) RNA,簡寫為ss-RNA,ss-RNA與核蛋白 (nucleoprotein, NP)相結合,纏繞成核糖核蛋白體 (ribonucleoprotein, RNP),先後由核殼蛋白層 (nucleocapsid)及基質蛋白質 (matrix protein)包覆其外,再外圍則有雙層脂膜 (lipid bilayer)圍繞,雙層脂膜又稱外套膜 (envelop),上面有兩種重要的醣蛋白,分別為血凝素蛋白 (hemagglutinin, HA)與神經胺酸酶 (neuraminidase, NA)。血凝素蛋白能與宿主細胞膜上具有唾液酸(sialic acid,又稱 N-乙醯神經胺酸 (N-acetylneuraminic acid)的醣蛋白或醣脂結合,開啟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第一步。當產生的新病毒要離開宿主細胞時,神經胺酸酶會切斷新病毒與唾液酸醣蛋白的結合而釋出,再去感染其他的宿主細胞。克流感藥物能阻斷神經胺酸酶的作用,讓新合成的病毒無法釋出去感染其他正常細胞。 Continue reading →

  • 丹麥的無抗生素養豬典範 2013/03/14

    丹麥的無抗生素養豬典範
    知識通訊評論第118

    利用抗生素促進畜產養殖生長由來已久卻造成對抗生素具抗藥性菌株的出現對人類抗菌醫療帶來威脅丹麥的無抗生素豬隻養殖成功範例值得參考

    美國肉類與雞蛋的每公斤產出,就使用了三百毫克的抗生素。

    根據估計,全球畜牧業的抗生素用量,幾乎為人類用量的兩倍。以美國為例,肉類與雞蛋的每公斤產出,就使用了三百毫克的抗生素。但是這些抗生素並非單純用於治療疾病或預防感染,在許多國家,使用抗生素是為了加速生長,然而,這卻是一個不能永續發展的模式。1940年代晚期起,許多牧農開始對畜養的家禽家畜施打抗生素,因此造成人們感染的病毒,普遍對這些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為了挽救此一危機,歐盟在2006年禁止以抗生素促進牲口增長。然而在美國,牧農仍普遍使用抗生素促進牲畜加速生長,儘管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2012年4月發表相關聲明,但只建議牧農應該自動停止使用。

    有些人認為,如果不用抗生素,農牧產業會全部垮掉,但是我在丹麥的經驗足以證明絕非如此。丹麥是世界第一的豬肉出口國,外銷量佔該國豬肉總產量的百分之九十,而且不只是禁止抗生素用於促進生長。丹麥建置一套功能強大的監視系統,追蹤並防治抗生素過量使用,全國抗生素用量因此下降。此外,丹麥明令禁止獸醫販售抗生素給牧農以牟利,但是在美國及其他大多數的歐洲國家,獸醫的此種牟利行為司空見慣。

    1990年代中期開始,丹麥為產生每公斤畜產所使用的抗微生物藥劑,已減少了60%;在沒有任何禁用政策影響之前,1994年丹麥的豬肉產量增加了50%。

    研究結果證實,濫用抗生素已使動物及人類身上的病株產生抗藥性。

    對於想要限制畜牧業抗生素用量的國家,應可參考我和同事在丹麥所做的,再依據各國當地所需予以調整,發展出解決之道。想要控制具抗藥性細菌的生態及傳播,實非易事,為了全體動物及人類未來的健康著想,減少抗生素用量是我們應該做的。

    日漸棘手問題

    「獸醫販售抗生素給牧農,賺取暴利!」

    我是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始協助丹麥進行降低抗生素過量使用的計畫。時間回到1994年9月,我剛從獸醫系畢業,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而進行牛乳腺炎及其主要病因之一「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研究,當時所接觸到讀一些資訊,感到憂慮,因而引發進一步探索的動機。在丹麥獸醫協會年會上,研究學者報告指出,獸醫開立價廉抗生素「四環黴素」(tetracycline)用於動物注射的情形益發普遍,而且由動物細胞培養出的菌株,對於該抗生素的抗藥性也同時強化。此資訊一出,引發熱列爭論,並且暴露出許多獸醫從販售抗生素給牧農中牟取暴利。

    其實科學家們對於畜牧業過量使用抗生素的情形,早感到憂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剛結束,由於高品質飼料的缺乏,牧農就已開始使用抗生素來加速牲畜成長。雖然研究人員從未明白解釋成因,但當時實驗顯示,在動物身上施以少量抗生素,就可以加速動物的生長。

    立法禁止前,獸醫開立價廉抗生素「四環黴素」用於動物注射的情形相當普遍。

    既有此一加速動物成長妙法,於是很快地被全球牧農採用,到1960代初,科學家在牧場豢養的動物以及人類身上,就發現對該等抗生素具抗藥性的細菌。會有這樣的結果一點也不奇怪,因為細菌會存留在皮膚及糞肥中,很容易經由各種管道跑進肉品中,並傳遞到處理肉品的廚房流理台以及料理人員的手上。所以從1970年代起,歐洲國家開始禁止使用抗生素生長促進劑,特別是禁止使用人類治療用的抗生素。

    我受到合作研究夥伴德國微生物學家維德(Wolfgang Witte)的鼓勵下,決定進行調查,是否丹麥牧農純粹為了促進生長而對動物施打抗生素,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竟是丹麥牧農的普遍做法。以養豬戶來說,使用在豬身上的抗生素,有三分之二是為了助長,就養雞戶而言,使用抗生素生長促進劑的比率更高達90%。

    丹麥農業以事實證明,減用抗生素對雞隻產出的總公斤數毫無影響。

    為了進一步了解箇中情形,我與同僚著手採集健康的雞與豬的糞便檢體,進行檢驗。在1995年1月25日,首次成功地分離出一菌株,對於其中一種抗生素生長促進劑具有抗藥性。接續研究則發現,抗生素生長促進劑安巴素(avoparcin)的使用,與抗藥性病株的廣泛出現兩者之間,有著絕對關連性。此一研究結果,促使丹麥政府禁止安巴素用於畜牧助長,很快的在1997年,歐盟全面禁止安巴素的使用。

    我的研究在丹麥成為廣為談論的案例,我開始到丹麥各處參加會議,接到來自媒體及政府機構的電話訪談與詢問,一邊同時還要忙著完成博士學位。最後,我從事研究工作的哥本哈根國家獸醫實驗室主任終於說話了,他要求我全心投入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研究,包括對禁用安巴素的監測,這就造就了第一個全面性監視系統,得以監測畜牧業使用抗生素及後續影響家禽家畜健康的狀況。 Continue reading →

  • 複雜難理的燎原森林大火 2013/02/26

    複雜難理的燎原森林大火
    知識通訊評論第120

    近年來美國西部的森林大火更加頻繁也更為熾烈這與氣候變化等因素有關也與過去勤於撲滅森林大火的人為因素相關面對未來在氣候環境生態方面的不確定性如何才是森林最合宜的生態確實是棘手的難題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六日星期日午後不久,強風吹倒了新墨西哥州北部傑梅茲山區的一棵白楊樹,壓在電纜線上。那一年天氣乾得很,當週氣溫又比平常高很多,結果電纜線走火引發大火,陣陣強風將火焰帶到附近濃密的樅樹跟松樹林。

    在不到一小時內,待在距離聖塔菲五十五公里遠的家裡的生態學家艾倫(Craig Allen),從一封美國林務局火災控管經理寄來的電子郵件裡,得知這場大火。「我希望各位能把這場大火撲滅,」他回信寫道,「我們可不需要在傑梅茲山區再來一場森林大火。」

    然而艾倫已經可以望見西邊竄起一道灰色的濃煙。到了隔天清晨,拉斯孔恰斯地區的這場大火已經燒掉一萬七千五百公頃的森林,相當於每三秒鐘就燒掉一公頃。五天後燒掉的面積增加到四萬兩千公頃,成為新墨西哥州史上最嚴重的森林大火。等到幾週後這場大火控制下來時,已經有超過六萬公頃的森林跟灌木林被燒掉,很多地方被燒得相當徹底,除了燒焦的樹幹跟塵土以外,什麼也沒留下。

    對於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摩斯美國地質調查局服務,研究傑梅茲山區森林三十多年的艾倫來說,發生森林大火並非意料之外的事,但是火勢蔓延的速度跟強度卻讓他始料未及。後來艾倫跟其他幾位森林科學家巡視燒燬的地區,都嚇得無言以對。從可以追溯到一六○○年的年輪火燒痕跡研判,被大火燒得精光的森林面積,使得先前幾次森林大火相形失色。艾倫說這次大火可能讓森林永遠都無法復元。

    只剩焦土的森林不會留下樹木種子,不但土壤裡的營養物燒光,還會增加走山的可能性。

    美國整個西部每年被大火燒掉的森林面積,過去數十年內明顯增加(詳見《烈焰愈熾》),科學家把這股趨勢歸咎於氣候暖化和乾燥,以及近一個世紀來對野火的抑制與其他的人類活動。艾倫指出在森林大火與氣候變遷交相運作之下,會將生態系統帶入新的境地,而且不只是美國西部,全世界各地皆然。就拿傑梅茲地區為例,這會使當地的黃松森林轉變成灌木林。「我們長久以來所認識的森林,正在逐漸消失當中,」艾倫說,「我們現在前途未卜,還不知道事情會變得怎樣。」

    一片死寂

    在拉斯孔恰斯地區發生大火十三個月後,一個晴朗的季夏日子,艾倫沿著火場南部邊緣,剛好就在班德利爾國家紀念碑外側的一處河谷漫步,這裡有錯綜複雜的峽谷,藏著許多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建築在懸崖上的住所。除了少數灌木跟野草以外,半山腰上許多原先長有松樹跟樅樹的地方,如今棕禿禿的一片,空無一物。燒焦的鱷魚杜松樹幹,原本是可以活個好幾百年的崢嶸老木,現在卻像扭曲的手一樣斜插在地上。樹蔭只不過是個虛無縹緲的希望,地貌一片寂然,只有幾隻獵鷹在頭上盤旋。艾倫很高興還能在地上看到一些螞蟻。

    這裡看起來就像死亡谷一樣乾瘠,但其實不然。這片山區一般來說,每年會降下四十公分的雨量,這在大體上氣候乾旱的美國西南部來說算很多了,理論上已經足以使森林再生,至少過去就是如此。由於森林大火燒得並不平均,通常會留下一些倖存的樹木,提供一些種子給燒掉的地區,讓森林得以再生。 Continue reading →

  • 人不是白老鼠 2013/02/22

    人不是白老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王道還助理研究員

    敗血症是加護病房的頭號殺手,在我國也是女性與老人的第9大死因。 它主要是嚴重創傷(包括燒燙傷)合併感染導致的全身性發炎反應,最壞的後果是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在美國,1年有75萬個病例,死亡率大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根據流行的理論,重大創傷導致多重器官衰竭,需要兩個步驟。首先,積極動員發炎反應;然後再動員抗發炎反應。在第2階段,由於身體的免疫反應受到壓制,無異為感染病原敞開門戶,因此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但是,最新的研究結果並不支持這個理論。

    2011年11月,1個美國研究團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嚴重創傷會在白血球中造成「基因組風暴」,80%基因的表現因而改變。最大的變化發生在最初12小時之內;受壓抑的基因數量大於動員的數量。一開始,動員的基因都直接與先天免疫、辨識病原、與發炎反應有關。遭到壓抑的10大基因家族,9個與後天免疫有關。

    這個研究團隊還比較了創傷病人與健康的人對於細菌內毒素的反應。研究人員並沒有發現他們白血球基因組的變化有什麼差異。此外,重大創傷病人的預後不一,有的很快就復原;有的必須在加護病房住上幾個星期;有的最後不治。但是,他們的白血球都經歷了相似的「基因組風暴」。換言之,人的身體對於創傷感染有一個固定的反應模式。

    人與小鼠是不同的哺乳動物,人類對於創傷/感染的基因組反應模式與實驗室小鼠完全不同。(圖片來源:flickr用戶Steve Beger)

    2013年2月初,這個團隊發表了另一篇研究報告,指出人類對於創傷/感染的基因組反應模式與實驗室小鼠完全不同。因此,實驗室小鼠不適合做為開發人類醫療用藥的模式動物(animal model)。難怪最近幾十年以小白鼠實驗開發出來的藥物幾乎都失敗了。由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與全世界的科學社群,都將小白鼠視為開發人類用藥的模式動物,這一研究結論勢必引起廣泛注意,影響將極為深遠。

    該團隊包括美加菁英,如美國麻省綜合醫院、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醫師與研究人員。他們比較嚴重創傷、燒傷病人,以及健康志願者對於低劑量細菌內毒素的反應;再比較人與小鼠的反應。

    首先,研究人員發現5554個人類基因的表現因創傷(或細菌內毒素)而發生顯著變化。其中4918個基因小鼠也有。接著研究人員觀察那些小鼠基因在同一情況後的變化。結果令人驚訝:小鼠的基因組反應與人類不同。而且小鼠對於創傷、燒傷、與細菌內毒素的反應彼此不同。此外,小鼠基因的反應時序也與人類不同。

    這個研究提醒了我們1個卑之無甚高論的常識:人與小鼠是不同的哺乳動物。人屬於靈長目;實驗室小鼠屬於嚙齒目;靈長目與嚙齒目已分別演化了至少6,000萬年以上。除了形態上的差異,靈長目與嚙齒目動物的生命周期也有巨大差異。在身體的防衛系統上,當然可能演化出不同的策略。例如人與鼠應付細菌內毒素的能力就大不相同:小鼠的致死量可達人類的100萬倍以上。因此人與小鼠對於嚴重創傷有不同的基因組反應,毋寧是意料中事。 Continue reading →

  • 壓力:復原之本 2013/02/20

    壓力:復原之本
    知識通訊評論第121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許多人在生活中遭遇重大打擊,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些人中一部分能康復重生,有些卻終生走不出困境。研究發現,事件後的社會關懷,對受創者的復元至關重要,不過先天經驗所留下的烙印,也是受創者能否復元的關鍵因素。

    一九八六年一月一個寒冷的夜晚,伊柏(Elizabeth Ebaugh)抱著一袋食品雜物,走過華府市郊一個購物商場僻靜的停車場。她坐進車中,將購買的雜物擺放到空座位,要關車門時,發現一名削瘦、不修邊幅的男子以手擋門,手中還握了把長刀。對方強迫她挪位到鄰座,自己坐上駕駛座。

    男子漫無目的沿著鄉間道路行駛,嘴裡咒罵著女友不忠,坐牢的日子難熬。悲劇發生時,伊柏是三十歲的心理治療師。她以自己受過的訓練,試圖平息男子怒火,想討還她的自由。但是驅車數小時,數度停車後,男子帶她到一家汽車旅館,看了色情電影,強暴了她。接著,他再逼她上車。

    她懇求對方讓她離去,他承諾會。約是清晨兩點,他將車停在一座橋上,喚她下車,她以為終獲自由,詎料對方示意她從橋上跳下。伊柏回憶說,「我想,就在那時,我整個人的系統不聽使喚。」經過一夜的恐懼與折騰,她昏厥過去。如自由落體般墜落時,伊柏幡然醒來。對方將癱軟和上了手銬的她扔下橋,約四層樓高的橋下是一個河水水庫。身體一接觸到冰冷水面,伊柏設法讓自己臉面朝上,不斷踢水。她說,「當時,我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告訴我,我一定過得了這關。」

    有伊柏那晚恐怖、身心飽嘗虐待經歷的人不多,但是面對極端壓力,卻是一般人經常經歷的場景。在美國,估計高達五至到六成的人曾在人生的某個時間點,遭逢創傷性的打擊,可能是戰場、暴力攻擊、重大車禍或天災。急性壓力會觸發強烈的生理反應,並在大腦迴路中,將恐懼感與發生的事件牢牢連結。這種恐怖連結如果長達月餘未消,約百分之八的創傷受害者即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診斷PTSD的三個主要標準分別是恐怖記憶周而復始浮現,拒絕接觸可能觸發記憶的任何事物,以及有如驚弓之鳥。

    伊柏遇襲數月後,經診斷罹患了PTSD。但在朋友、心理學家和精神治療下恢復健康。如今事隔五年,她不再有任何PTSD症狀,開設了私人診所,結婚並育有一子。

    急性壓力會觸發強烈的生理反應,並在大腦迴路中,將恐懼感與發生的事件牢牢連結。

    約有三分之二的PTSD患者最終能夠復原。馬里蘭州美國軍醫大學創傷壓力研究中心主任烏桑諾(Robert Ursano)說,「絕大多數的人,其實都能勇於面對可怕的壓力和創傷。」烏桑諾和其他研究人員想知道的是,人的精神力量從何而來。他問道,「一個人如何知道精神的復元力量?」

    一九七○年代以來,科學家已知,數個社會心理因素有助病患從創傷復元,如強大的社會網路、回憶、面對恐懼,以及樂觀看待未來。現今科學家亟於探索的,則是它的生物因素。科學家發現,人類和動物罹患PTSD的機率,與特定的基因突變有關。另有科學家團體則主要研究復元過程中身體與大腦的改變,以及心理干預為何有時會失敗。科學家希望這項研究能帶來能提高復元能力的治療。

    自然反應

    雖然沒有人完全知道,伊柏遭遇攻擊時心理發生何種變化,科學家對她的身體變化已有若干看瞭解。伊柏一見攻擊者和他的刀子,腦垂體即開始向她腎臟上方的腎上腺發出訊號,指示開始大量釋出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同時,脈搏也跟著加快,血壓上升,汗珠開始在皮膚上形成。伊柏的感官變得銳利,神經迴路形成強烈記憶,因此,未來若再遭遇同一威脅,她會憶起這項恐懼與逃離。

    這種不幸遭遇的影響是深遠的。綁架後的第一週,伊柏說,「我覺得像個嬰兒,必須有人擁抱,或至少有人陪伴。」她不斷顫抖、如驚弓之鳥,心中除了恐懼別無其他,無法再靠近那家商場。

    幾乎所有的創傷受害人,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PTSD症狀。很多經診斷患有PTSD的人,其後出現嚴重憂鬱、藥物濫用或自殺念頭。PTSD可能帶來可怕的致命後果。二○○五年至二○○九年,隨著遠赴伊拉克和阿富汗多次部署的美軍增多,美國陸軍和陸戰隊的自殺率幾乎翻倍。 Continue reading →

  • 城市之疾 2013/02/19

    城市之疾
    知識通訊評論第121

    在居住城市人口大幅增加的趨勢中,精神疾病人數也快速成長,心裡學家懷疑,城市生活的壓力是背後的主因。現在他們利用新的定位及通訊技術,瞭解城市住民面對不同壓力情境的及時反應,以便釐清問題。

    坎伯威爾是倫敦南邊一個商業活動頻繁、人潮熙來攘往的區域,當地國民健康局從一九六五年起,開始進行一項不尋常的長期調查,對該區居民診斷出罹患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狂抑鬱症或有任何其他精神異常狀況的每一個案歷年發展情況,逐案追蹤記錄。經過數十年後,心理學家回顧這些完整歷史紀錄,意外發現端倪:從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九七年間,當地居民罹患思覺失調症的人口竟然成長了差不多一倍,從每十萬居民中患病人數的十一個,增加到二十三個,大大超越同期間整體人口的平均成長率。這個數據撩起許多研究學者心中疑問:都市生活的壓力,是否造成罹患思覺失調症及其他心理疾病的機率大增?

    這是現今人類面臨的迫切問題。回想一九五○年,全球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人口住在城市,但時至今日,因為城市提供的發展前景與工作機會,全球已有半數人口住在都市。心理性疾病已成為影響全球人類的第二大疾病,僅次於傳染性疾病,雖然全球統計數據尚未顯示心理疾病的發病情形巨幅上升,但是相關醫療成本持續增加。以德國為例,人們因精神疾病請假的次數,在二○○○年到二○一○年間,成長了一倍;在北美洲,無法上工而請假的情形,估計有幾近百分之四十與憂鬱有關。在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並主持坎伯威爾研究計畫的波伊戴爾(Jane Boydell)表示,「統計數據顯示,城市生活會讓人生病。」

    由許多城市軼聞來看,城市、壓力和心理健康之間具有關聯性,有其道理。心理學家早就知道,壓力會引發心理異常,而大家也都認同,現代城市生活充滿壓力。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犯罪充斥的環境,周遭有貧民窟,街道行人雜沓,因此比郊區居民面對更大的精神壓力。上班族則抱怨,他們愈來愈被要求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工作,這樣只增不減的要求,讓他們壓力好大。

    但是此種論點尚未經廣泛驗證。原因是像「城市環境」有十分複雜的層面,要檢視其對人類大腦的影響,相當困難。此外,許多發展中的城市有外來移民,新移民因社交孤立更容易發生心理疾病,讓情況益增複雜。

    都市生活的壓力,是否造成罹患心理疾病的機率大增?

    現在有些科學家試圖正面來處理這個問題,利用功能性腦部造影及數位追蹤技術,觀察城市居民及市郊居民在面對壓力情境時,大腦處理方式有何不同。德國曼海姆中央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梅爾林登柏格(Andreas Meyer-Lindenberg)指出,「的確,城市生活的壓力,是一個很廣泛、不易理出頭緒的概念,但我相信至少可以觀察城市居民的大腦,看看是否有什麼不同的反應」。如果科學家可以找出城市生活的那一個方面,是最令人感到壓力的話,或許這還有助於改善城市的規畫與設計。

    梅爾林登柏格表示,「每個人都希望居住在美麗的城市,但是何謂美麗的城市,沒人能說得準。是擁有寬闊的街道?或者是有更高的建築?還是有更多的樹木?建築師提出了許多理論,但是此種計畫,可以給建構城市的規範提供一個科學基礎。」

    從改革的角度考量,對於生理壓力有所反應,絕對是一件好事:因為有助於哺乳動物在競爭的環境中存活。動物在面對威脅,不論對象是掠食者、稀少的糧食供給或是進攻的敵人,都會啟動自身體內皮質醇或腎上腺素等荷爾蒙的分泌,進而提升血液中糖份濃度,並重新將血流傳送到肌肉及肺部,對於所面臨的威脅,可以奔跑逃離、展開獵食或進行反擊。

    「此種計畫,可以給建構城市的規範提供一個科學基礎。」

    但是壓力反應啟動後若不能停止,就會發生問題。壓力引發的荷爾蒙分泌如果濃度太高或持續太久,會造成血壓上升並降低免疫系統功能。雖然箇中機制未明,但科學家同意,嚴重或長期持續的壓力,會提高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對於基因本就具有易患病的特質,以及腦部尚在發育階段就面臨壓力的人而言,更是如此。理論上,城市生活中永無止境的挑戰,會造成具殺傷力的壓力,有些人擔心最後將造成全球精神疾病案例的增加。

    Continue reading →

  • 腦神經的無用之用 2013/02/06

    腦神經的無用之用
    知識通訊評論第120

    神經科學近年的主流思維是探索人類某些工作與腦部某些活動的關聯性但是腦部即使在不工作的休息狀態也保持著一定活動的事實不但挑戰了工作與腦部活動關聯的主流思維也深刻顯現出人類腦部機制的複雜性

    對於自願參加實驗者來說,腦部掃描實驗並不是件輕鬆的差事。研究人員通常會要求受測者要做點什麼事情;比方說解數學題、尋找記憶中看過的臉孔或是想著最喜歡的政治領袖,同時觀察他們做這些事情時的腦部反應。

    休息狀態大腦活動,可以整合從正常活動中累積的記憶或吸收的資訊。

    但過去幾年間,有些研究人員已開始認為無須全然遵循此種研究標準程序。雖然受測者仍要躺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器中,但研究人員會要求受測者試著放空心思,目的是要看看大腦閒置時,會發生什麼狀況。結果卻是,有很多事情發生。

    大腦中有些迴路必須一直保持活動狀態,因為他們控制著人體的自律功能,像是呼吸及心跳等。但在人類思索伙食採買清單、重新處理對話及只是做白日夢時,大腦的其他大部分區域仍持續工作。大腦如此活動型態,一般稱之為休息狀態,神經科學家已經找到證據,顯示在此狀態下和從事活動狀態下的腦部神經網路,看起來非常相似。

    如果有任何指標可以衡量休息狀態中腦部使用能量的數量,就可突顯出休息狀態活動的重要性。在休息狀態中腦部的血流量,比在腦部從事活動實驗中,通常只少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研究休息狀態的大腦應有助於找出積極活動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研究休息狀態神經網路,有利於比對出大腦的內在連結,例如解讀大腦不同區域之間,那些區域常有互相對話的情形,人類罹患疾病時,這些對話模式又會有何種差異。

    但是所有大腦的活動究竟為何產生?若要神經科學家,即使是專門研究休息狀態的神經科學家回答這個問題,他們之中許多人的反應,會是搖頭嘆息或聳肩表達不知道答案。加拿大蒙特婁市麥吉爾大學腦部影像專家舒繆爾(Amir Shmuel)表示,「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我們還在初始階段,大部分的論點僅只是假說」。休息狀態大腦活動,可能會讓連結在大腦不用時持續運作。又或者休息狀態大腦活動,可能有助於支持大腦對未來刺激產生反應,或者是維持通常會合作完成一件工作的大腦不同區域間的連繫。休息狀態大腦活動,甚至可以整合從正常活動中累積的記憶或吸收的資訊。

    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家葛瑞休斯(Michael Greicius)指出,「對於休息狀態大腦活動的研究,各界躍躍欲試殷殷企盼,但是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卻很貧乏」。

    保持活動性

    依據一九九○年代中期進行的一系列實驗結果,首次結論大腦從來不會真正休息。密爾瓦基威斯康辛醫學院博士生畢斯瓦爾(Bharat Biswal) ,曾試著找出能夠鑑別及排除fMRI掃描產生背景訊號的方法,希望藉此提升對所得到訊號的解讀力。畢斯瓦爾目前在紐澤西理工學院擔任生物醫學工程師,他表示,「我們原來假設這些訊號都是雜訊。」但是他觀察受測者休息狀態接受掃描的訊號,卻顯示與平常一樣、低度波動頻率的腦波擾動。畢斯瓦爾的實驗認為那些擾動是神經元活動所造成。

    在研究大腦休息狀態活動的早期,有些人認為已有了重大發現。葛瑞休斯表示,「我第一次研究這些網路時,我十分確信我們已經開始解答有關人類意識的一連串迷團,而且這是一個即時、持續進行的認知過程。但是,我很快就領悟到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後續研究顯示,在像是睡眠或麻醉等其他狀態下,活動的神經網路也會出現,所以這些網路活動不必然與認知過程相關。 Continue reading →

  • 老爸爸的遺傳風險 2013/01/31

    老爸爸的遺傳風險
    知識通訊評論第119

     

    遺傳學研究發現,許多遺傳突變,來自父親的因素多過母親,尤其是年紀大得多的父親,他的小孩有基因突變疾症的機會,似乎也高些。

    早在一九三○年代,基因研究先趨者霍丹(J. B. S. Haldane)已發現有長遠血友病病史的家族,其基因遺傳具有某種特性,造成女兒血液無法凝固的突變問題基因,是來自父親的X染色體,而不是來自母親的X染色體。霍丹接著並提出論點,認為比起從母親,小孩從父親身上遺傳更多的突變因子,不過他承認,未來許多年,要證明或反駁該論點的是否正確可能都很困難」。

     

    但是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這樣的一天已經來到;數十個冰島家族成員的完整基因排序資訊,正是霍丹之前無法找到的證據。另一方面,一篇在《自然》期刊發表的論文指出,父親生小孩的年齡,會決定遺傳給小孩突變基因的多寡。男人在三十多歲、四十多歲甚或更高年紀才生小孩,小孩有更高的機率罹患自閉症、思覺失調症或其他與基因突變相關新種疾病。基因研究知名作家暨基因解碼公司(deCODE Genetics)執行長史帝文森(Kári Stefánsson)表示,「遺傳到的突變基因愈多,愈有可能發生害處」。

    在DNA結構定序以前,霍丹已從事多年研究,現在看來,他所提出突變基因多遺傳自父親的論點,是正確的。精子係經由前趨細胞的不斷分裂而製造出來的,而每次分裂都會引發新突變。相反的,女人出生時,已帶著她一生所有的卵子細胞。

    男人高齡才生小孩,下一代罹患自閉症、思覺失調症或其他與基因突變相關新種疾病的機率也較高。父親生小孩的年齡,會決定遺傳給小孩突變基因的多寡。

    史帝文森的公司紀錄了大部分冰島人的基因資訊,該公司比對了七十八組母親、父親及小孩的完整基因排序,試圖找出小孩的基因突變未出現在父母雙方身上的案例,如果能找到,意謂著該基因突變是在卵子、精子或受精卵誕生時自發產生的。這是到目前為止,針對核心家族基因突變遺傳最大規模的研究。

    父親遺傳給小孩的新突變基因,數量是母親遺傳給小孩的四倍,平均而言是五十五比十四。父親的年紀,幾乎可決定遺傳給小孩新突變基因的數量多寡,隨著父親年紀增加,遺傳給小孩的新突變基因數,呈指數關係成長。根據史帝文森團隊的估計,三十六歲的男人比起二十歲的男人,前者遺傳給小孩的突變基因數是後者的兩倍,若七十歲才當父親,則遺傳的突變基因數更高達八倍。

    研究人員估算,二○一一年在冰島出生的嬰兒,身上有七十個新突變基因,在一九八○年嬰兒出生時則只有六十個新突變基因。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