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維生素 D,E,K (Vitamin D,E,K)-上 2009/08/13

    維生素 D,E,K (Vitamin D,E,K)-上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科蔡敏麗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不同於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是屬於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則屬脂溶性維生素,如果攝取量過多會屯積在肝臟或是脂肪組織中。

    維生素D使鈣和磷有效地被人體吸收利用,在骨骼代謝上扮演不可欠缺的角色。以維生素D2 (ergocalciferol)和維生素D3 (cholecalciferol)兩種型態存在於自然界中。 在小腸中,脂溶性的維生素D與膽鹽、油脂形成微脂粒,由小腸細胞吸收進入乳縻管,藉由淋巴系統運送到全身組織。經由陽光照射,皮膚中的去氫膽固醇 (7-dehydrocholesterol)轉換成維生素D3,不需要酵素的參與,是人體可以自行合成的維生素。 不論從食物或是自我合成的維生素D都需要經過肝臟處理、在腎臟活化,在第一號碳與第十七號碳的支鏈有羥基化反應(hydroxylation),代謝成活性型維生素D執行生理功能。

    維生素D作用機制與固醇類荷爾蒙相似,促進十二指腸及空腸吸收鈣和小腸吸收磷之效率,促進腎小管對鈣磷再吸收,幫助骨骼的鈣化作用(mineralization),也促使鈣從骨骼中游離出來,調控人體的鈣磷代謝,維持血液中鈣磷濃度的動態平衡。缺乏維生素 D會導致血液中的鈣、磷濃度下降,使副甲狀腺素分泌增加,促進破壞骨骼組織以維持血鈣的平衡,可能引起骨骼鈣化不良或是骨質疏鬆症。 維生素E又名為生育醇,研究發現若老鼠缺乏維生素E,則會喪失生育的能力。結構上分成支鏈上有雙鍵的不飽和型生育三烯(tocotrienol)和沒有雙鍵的飽和型生育醇(tocophperol),可促進濾泡成熟、抑制黃體素氧化,維持生殖器官的正常機能,醫學上可用來治療婦女不孕症。 請參閱 維生素 D,E,K (Vitamin D,E,K)-下 閱讀

  • 維生素 B12,C (Vitamin 12,C)-下 2009/08/13

    維生素 B12,C (Vitamin 12,C)-下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科蔡敏麗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維生素 C 又名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在人體中為還原型的左旋抗壞血酸和氧化型的左旋去氫抗壞血酸,維生素C經由脱氫而極易氧化,常做為還原劑使用,可以保護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PUFA)避免過度氧化,並與維生素E合作發揮抗氧化作用。幫助清除自由基等的活性氧類(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維生素 C在膠原蛋白(collagen)生成中脯胺酸(proline)的羥化反應(hydroxylation)擔任輔酶,具有促進膠原形成的功能,膠原蛋白在結締組織中佔有重要的角色,其填充於血管壁細胞間,維護血管的完整性。缺乏維生素C時降低膠原蛋白的生成,影響血管壁的緊密性,血液易滲出管壁,引起發皮下點狀出血、牙齦酸痛出血牙齦易出血等壞血病(scurvy)症狀。 維生素C有助於骨基質膠原蛋白的合成,維生素C缺乏會降低造骨細胞(Osteoblast)的活性,骨骼的代謝受影響可能有骨折發生。

    維生素C抑制酪胺酸酶(tyrosinase)的作用,使黑色素細胞 (melanocytes) 內之酪胺酸 (tyrosine)無法氧化成黑色素( melanin ),因而達到美白的效果。此外,維生素C促進干擾素的生產,也能抑制亞硝基化合物生成,或是作用於亞硝基化合物降低細胞癌化。 在食物添加劑中的異抗壞血酸(isoascorbic acid)會當作抗氧化劑,但無法替代維生素 C的生化功能。

    參考資料:
    1.營養學博士教你吃對植化素:可以防癌、抗老、調節免疫力 吳映蓉著,臉譜出版社,2008年
    2.植物營養學 張則周著,五南出版社,2008年
    3.透視營養學 Gordon M. Wardlaw著,曾育慧譯,藝軒圖書出版社,2007年
    4.食物學原理 施明智編著,藝軒圖書出版社,2007年
    5. http://www.jjkkusa.com/modules/news/art … storyid=88
    6. http://food.doh.gov.tw/foodnew/library/ … ary_h.aspx
    7. http://www.jtf.org.tw/educate/fitness/F … 009_09.asp

    請參閱 維生素 B12,C (Vitamin 12,C)-上 閱讀

  • 維生素 B12,C (Vitamin 12,C)-上 2009/08/13

    維生素 B12,C (Vitamin 12,C)-上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科蔡敏麗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皆屬於水溶性維生素,易溶於水溶液中,即使攝取量過多,水溶性維生素會隨尿液排出體外,並不會在體內屯積。而維生素 B12為環狀結構,環中心含有一個鈷離子,故又稱鈷胺素﹙cobalamins, cyanocobalamin﹚,維生素B12目前只在動物性食物中被發現。食物中的維生素B12會與唾液中的嗜鈷蛋白(Cobalophilin)或胃中的維生素B12結合蛋白(R protein, haptocorrin) 結合,進入腸道後,經由胰蛋白酶(trypsin)消化,釋出的維生素B12會與胃壁細胞分泌的內在因子(intrinsic factor, IF)結合成IF- B12複合物,迴腸黏膜的上皮細胞接受器藉由內噬作用(endocytosis)使其進入細胞內,維生素B12再與轉鈷胺素(transcobalamin II, TC-II)結合後,大部分藉由肝門靜脈運輸至肝臟儲存,以甲基鈷胺素(methylcobalamin)、5’-去氧腺嘌呤鈷胺素(5’-deoxyadenosylcobalamin)儲存於動物的肝臟中,少部分維生素B12運輸到全身各組織利用,而未經利用的維生素B12經肝臟代謝後隨膽汁排出。 Continue reading →

  • 你今天吃反式脂肪了嗎? (Hydrogenated Oil)-下 2009/08/13

    你今天吃反式脂肪了嗎? (Hydrogenated Oil)-下
    台北縣立海山高級中學生物科謝可欣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本來人們不以為意,近年研究卻顯示,反式脂肪對人體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如: (一)可能會影響身體對必需脂肪酸的代謝,致使細胞膜的合成、荷爾蒙的製造產生障礙。 (二)會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 (LDL)含量,可能也是造成血管硬化的危險因素。 (三)新生兒食用會造成體重減輕,嬰幼兒食用則可能引起腦部病變。 (四)成年人食用反式脂肪,則可能與大腸癌的發生有關。 (五)哈佛的研究發現,反式脂肪可能會增加停經後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提高乳癌風險。 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反式脂肪的蹤跡。除上述人造奶油外,速食及各類酥炸食品中,如炸雞、甜甜圈、餅乾、派、蘇打餅、微波加熱爆米花、洋芋片、速食麵、牛角麵包、泡芙及糕點麵包,甚至沙拉醬汁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

    自從反式脂肪的負面效應越來越明確後,很多國家都開始限制它在人造奶油中的含量。美國甚至已經嚴明規定自2008年7月起,食品中不得含有反式脂肪。台灣則是自2008年元月起,市售包裝食品都必須標示反式脂肪的含量。同時各國也著手研發各種改善氫化反應的條件,以減少反式脂肪產生。 下次吃東西前,不妨停個一、兩秒鐘,仔細瞧瞧食品標示,是否含有反式脂肪,以維護自己的健康喔! 參考資料: 吳嘉麗(2009),「從反式脂肪認識脂肪」,科學發展,第435期,第57~61頁。 許明倫(2004),「反式脂肪-隱型健康殺手」,健康台北季刊,第88期,第58~60頁。 蔡淑芳(2001),「脂質」,營養學,第115~120頁。 請參閱 你今天吃反式脂肪了嗎? (Hydrogenated Oil)-上 閱讀

  • 你今天吃反式脂肪了嗎? (Hydrogenated Oil)-上 2009/08/13

    你今天吃反式脂肪了嗎? (Hydrogenated Oil)-上
    台北縣立海山高級中學生物科謝可欣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自然界中最常見的脂肪酸大多含有16、18或20個碳。未含雙鍵的脂肪酸稱為飽和脂肪酸,常見於動物脂肪中;若長鏈部有一或數個雙鍵結構則稱為不飽和脂肪酸,常見於植物脂肪中。若雙鍵上的兩個氫原子在同一邊,就稱為「順式雙鍵」,自然界的不飽和脂肪酸都是順式的,有時簡稱為「順式脂肪」。若雙鍵上的兩個氫原子在雙鍵的異邊,就稱為「反式雙鍵」,這種脂肪酸則簡稱為「反式脂肪」。自然界的反式脂肪只有在反芻動物的牛奶或牛油中以極低量(約2~5%)存在,是由反芻動物胃部的某些細菌合成的。

    飽和脂肪酸因排列整齊,室溫下可以固態狀態存在,而不飽和脂肪酸因形狀散亂,室溫下常以液態狀態存在。但動物脂肪常需冷藏保存,其低溫環境會讓固態更加硬化,植物脂肪雖可放置於室溫下,其液態狀態不可塑型,造成用途有限。 於是人們乾脆在植物油中加入氫原子,增加飽合程度,使植物油變得軟硬適中,這就是所謂的人造奶油,也就是常用於塗抹土司麵包的乳瑪琳,或烘焙業者常用的固態酥油。 由於氫化植物油具耐高溫、不易變質、延長保存期、改善食物口感,以及成本低廉的優點,長期以來被食品業者廣泛地使用。但植物油氫化過程中,因反式雙鍵的分子能量較低、較穩定,部分天然順式雙鍵會轉變成反式雙鍵,以乳瑪琳為例,氫化後反式脂肪約佔其重量的10~15%。 請參閱 你今天吃反式脂肪了嗎? (Hydrogenated Oil)-下 閱讀

  • 附生植物 (Epiphyte)-下 2009/08/13

    附生植物 (Epiphyte)-下
    台北縣立海山高級中學生物科謝可欣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二、半附生植物 生活史的某一階段與地面有聯繫,根據聯繫發生的階段,又可以分為 (一)初級半附生植物:這類植物幼苗萌發於宿主植物樹皮上,生活史的前半段屬於附生植物,在長成之後,根部會漸漸伸入地面土壤中,成為地生植物,最著名的便是熱帶地區的榕屬植物,這些植物長成以後會以莖部纏勒宿主使其窒息而死,又稱為纏勒植物。

    (二)次級半附生植物:這類植物於生活史的初期是地生植物,種子萌發於地表土壤之中,藉氣根攀緣宿主,待長成之後,與地面聯繫的根部常會老朽腐爛,而成為真正的附生植物,許多天南星科的攀緣植物都屬於這類生活型。

    三、兼性附生植物 某些種類的植物其部分的族群個體是附生植物,而其餘個體亦可生長於如邊坡、岩壁、倒木等具有淺薄土壤的地生環境之中,則稱為兼性附生。 附生植物多具有海綿結構的氣生根,緊貼在樹榦、枝條上,或懸垂于空中,它們能有效地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游離的氮素;它們的植株具有假鱗莖或枝幹肥大多汁,可以貯存較多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它們的葉片有的肥厚,有的成革質或覆蓋一層蠟質,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它們有的簇生,可以接受更多的水分和積聚一定數量的腐殖質,它們也都能享用沿著樹榦、枝條流淌至其根部的水分以及溶解在其中的養分。

    有時附生植物可能被間接地傷害到其宿者,經由截取宿者本應得的礦物質和太陽光,大量附生植物的重量也可能折斷樹榦。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附生植物的生長與枯死可以為宿主改善水分與養分條件,它們開花時吸引的昆蟲中有的也會在偶然間幫助宿主植物增加授粉的機會。其間的奧妙,還有待人們深入研究。 參考資料: 徐嘉君(2008),「台灣維管束附生植物的多樣性」,林業研究專訊,第15期,第40-41頁。 嚴中佑(1979),「關刀溪森林生態系著生植物基質之節肢動物群聚結構」,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第1-2頁。 請參閱 附生植物 (Epiphyte)-上 閱讀

  • 附生植物 (Epiphyte)-上 2009/08/13

    附生植物 (Epiphyte)-上
    台北縣立海山高級中學生物科謝可欣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生物之間有許多交互作用,一般教科書大概會分為攝食、寄生、片利共生和互利共生等幾種。其中片利共生最常舉的例子就是鳥巢蕨與大樹,或是蘭花與大樹。 鳥巢蕨或蘭花都是典型的附生植物,學生很容易以為附生植物因非由宿主植物上攝取養分,所以對所依附的植物沒有影響,但其實附生植物與宿主植物間的作用交錯複雜,無法一言以蔽之。

    附生植物係指通常萌發於宿主植物上,生活史的全部或部分時期生長在空氣中,不與地面接觸的植物。大多數附生植物的養分來自本身的光合作用,但並非絕對。 一般來說,附生植物依其營養方式可分為自營性與異營性兩類,自營性附生植物可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異營性附生植物則須利用各種來源取得養分,如雨、霧、露水或腐植質等。

    若依收集腐植質的能力來分,又可分為兩類,一為不具攔截、收集腐植質能力者,其養分多依賴其所附生的腐朽木材或由蟻巢提供。二為具攔截、收集腐植質能力者,山蘇花即是。 若將其生態習性和生活史作歸類,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真附生植物 指那些絕對生活在附生環境裡的植物,整體族群以及生活史全程都在空氣中進行,未與地面接觸的植物。

    請參閱 附生植物 (Epiphyte)-下閱讀

  • 吸血蚊子(Mosquito)-下 2009/08/13

    吸血蚊子(Mosquito)-下
    臺北縣立海山高級中學生物科謝可欣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事實上,蚊子唾液中至少含超過15種蛋白質,而其中的中性球誘集因子是造成叮咬處不適的主要原因。

    中性球誘集因子會將中性球聚集於叮咬處,造成發炎反應,並引起紅腫及丘疹。人被叮咬後常出現刺激性感覺,此乃是被叮咬者對蚊子唾液的一種過敏反應,這些過敏反應和噬伊紅性白血球及體內組織胺濃度增加,可能都有關係。

     

    要降低蚊子叮咬,以下這些情況盡量避免的話,也許不無幫助。

    一、常洗澡:

    人排出的汗液會使體表的乳酸值變高,從而對蚊子產生吸引力。此外,蚊子 觸角裏有一個受熱體,對溫度十分敏感,流汗的人肌體散熱快,能讓蚊子立即察覺到。所以,夏天應該經常洗澡,可減少皮膚表面乳酸的排出量,還能降低體溫。

    二、避免夜間從事劇烈運動:

    人在運動後呼吸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多,這種氣體會在頭上約1米的地方形成一股潮濕溫暖的氣流,蚊子對此較為敏感,會聞味而至。因此,晚間最好不要從事劇烈運動。

    三、穿淺色衣服:

    蚊子具有趨暗的習性,黑色是蚊子進攻的首選對象,其次是藍、紅、綠等。所以,夏日晚間最好穿白色或淺色的棉質衣服。

    四、減少化妝:

    髮膠、護手霜、洗面乳等化粧品大都含有硬脂酸(脂肪酸的一種),對蚊子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所以,夏日的傍晚,最好素面朝天,不要化粧。

    五、幼兒、孕婦要加強防範:

    小孩的新陳代謝快,易遭蚊叮,而老人正相反。孕婦則因腹部溫度較高,皮膚表面的揮發性物質多,而且她們呼出的氣體中含有多種易招惹蚊子的化學物質,所以這類人群更應做好防范措施。

    六、減少飲酒:

    研究顯示,人們在飲酒、吃了牛羊肉,或服用降壓藥之後,也容易遭受蚊子叮咬。

    參考資料:
    1.陳維鈞(2003),「蚊子傳播登革病毒的機制」,科學發展,第368期,第55-56頁。
    2.袁智強(2008),「蚊子的覓食習慣」,防治蟲鼠簡訊,第10期,第1頁。
    3.白維一(1980),「大力殺手-蚊子」,科學月刊,第130期,第10~15頁。
    請參閱 吸血蚊子(Mosquito)-上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