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植物的微小 RNA 2016/08/04

    植物的微小 RNA (micro RNA of Plant)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科學研究所博士生 林孟淳

    微小 RNA (micro RNA, miRNA) 是一類約為 20–24 鹼基長度的小型 RNA,依其與目標信使RNA (mRNA) 的序列互補,可能導致目標 信使 RNA 的降解,或妨礙蛋白質轉譯的進行,達到基因靜默 (gene silencing) 的效果.本篇將著重於植物微小 RNA 的介紹,並比較與動物微小 RNA 之間的異同。

    在動物中最早於 1993 年,在對線蟲 lin-4 突變體的研究中發現(動物部分的介紹,可參考本網站 2013 年之文章《微小 RNA / 小分子 RNA》)。而植物的基因靜默機制,雖然在 90 年代末期就已觀察到,但在 2002 年後,才陸續開始有微小 RNA 被確認。微小 RNA 可調控許多植物的生理現象,包括葉片的發育,調節植物進入生殖生長的時期,以及對逆境的反應等。 Continue reading →

  • 雜談突觸可塑性(下) 2016/08/03

    雜談突觸可塑性(下)(Synaptic Plasticity II)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 謝秉男

    連結:雜談突觸可塑性(上)

    四、可塑性的機制:天時地利人和

    對此,欲探討突觸可塑性的機制,可由下列幾大要素出發:

    (一) 突觸前神經元相關。如圖三左下所示,我們知道當動作電位傳到軸突末端 (axon terminal) 時會激發鈣離子通道,使鈣離子進入細胞內,促使釋放囊泡裡頭的神經傳導物質。因此可能機制包含:(1) 鈣離子通透程度;(2) 囊泡釋放機率的增減;(3) 回收神經傳導物質能力的增減。  Continue reading →

  • 雜談突觸可塑性(上) 2016/08/03

    雜談突觸可塑性(上)(Synaptic Plasticity I)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 謝秉男

    一、生活中的突觸可塑性

    突觸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 意為神經連結關係的變化,可能是增強、減弱或是重塑連結關係。拉瑪克的「用進廢退說」是較為直白的解釋方式,去蕪存菁,加強有用的連結,弱化無益的連結,我們的大腦總是經歷改變因而成長。

    熟能生巧,知識不等於技巧,筆者絕非天生下來就學會彈吉他,一開始得要用腦思考手指該要放在哪個琴弦才能代表 C 和弦,然後很艱辛地思考該如何移動變成 G 和弦,透過一連串練習,於是我們學會了,原本困難的動作到後來幾乎跟呼吸一樣容易,手指會自己按上去;同理,一開始騎單車時可能會不穩摔跤,但突然在某個時刻就學會了騎車而不會摔跤。以上生活的現象,讓我們知道那些已經學會的事情就不用再多花力氣思考,自然而然地產生連結或是各式各樣的聯想,這背後的道理大抵都可以用突觸可塑性來解釋。  Continue reading →

  • 過渡化石(下) 2016/07/22

    過渡化石(下)(Transitional fossils II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林明慶

    連結:過渡化石(中)

    巴基鯨 (Pakicetus inachus) 與陸行鯨 (Ambulocetus natans)

    鯨豚雖為水生動物,但發明二名法的林奈 (Carl von Linné, Carl Linnaeus) 在當時就認為牠們是哺乳動物,近代比較解剖學的結果顯示牠們跟偶蹄目很可能有親緣關係,但是鯨豚由陸生哺乳動物演化而來的過渡化石證據何在?直到 1979 年發現了巴基鯨:巴基鯨雖與出土的中爪獸 (Mysonux sp., Cope, 1872) 形態接近,但是牠有著現代鯨豚才有的特徵:鼓泡 (bulla)。 Continue reading →

  • 過渡化石(中) 2016/07/22

    過渡化石(中)(Transitional fossils I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林明慶

    連結:過渡化石(上)

    提塔利克魚 (Tiktaalik roseae):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的創館館長歐文 (Richard Owen) 曾提到,陸生脊椎動物的四肢骨骼的基本排列模式都是上肢骨+前肢骨+掌骨+指(趾)骨,而上肢骨和前肢骨的數目都是 1 + 2 的模式。此一共有模式支持了陸生脊椎動物來自共同祖先的證據。多數魚類與陸生脊椎動物不同,其附肢以鰭條的形式存在。肺魚和腔棘魚這些具有肉質鰭(登陸能力),並具有鰭膜的類群,其上肢與前肢的骨骼雖然有簡化融合的趨勢,但牠們的上肢骨和前肢骨並不具備 1 + 2 模式。棘螈 (Acanthostega gunnari) 和魚石螈 (Ichthyostega sp.) 雖具有手指與腕部,可是牠們並不具有鰭膜的構造。沒有任何一個上述生物或化石有過渡型態,兼具魚類與陸生脊椎動物的特徵:內部 1 + 2,而掌指骨仍處於鰭條狀態。 Continue reading →

  • 過渡化石(上) 2016/07/22

    過渡化石(上)(Transitional fossils 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林明慶

    達爾文在西元 1859 年發表了《物種原始》一書。雖然化石是他用來支持生物會隨時間發生演變(演化)的證據之一,但當時人們對化石和地質學的認知有限,一般人認為,那些看起來不似現生物種的化石不過是聖經中所提到的大洪水過後淹死的生物(如恐龍),和現生物種(如鳥)並沒有親緣關係,演化論仍飽受質疑。而且,人們認為若要說兩個型態迴異的物種有親緣關係,那麼同時具有兩物種型態的物種應該存在。這類化石稱為過渡化石 (transitional fossils),它同時兼具兩物種的型態特徵,可佐證兩者具有親緣關係。由於當時並無這種物種的化石存在,因此被稱為「缺失的一環」(missing links)。兩年後(1861 年),在德國索倫霍芬 (Solnhofen) 的採石場發現了一具型態介於鳥與恐龍之間的物種化石,稱為始祖鳥 (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引起學術界熱烈的思辯:它的過渡型態是不是證明了物種會隨時間發生演變,古代物種能夠演化成現代物種,支持了演化論?後來,越來越多的過渡化石被發掘,使物種演化的證據逐漸累積。 Continue reading →

  • 災變論、均變論、生物漸變論與間斷平衡說(下) 2016/07/15

    災變論、均變論、生物漸變論與間斷平衡說(下)(Catastrophism, Uniformitarianism, Phyletic Gradualism & Punctuated Equilibrium) (I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林明慶

    連結:災變論、均變論、生物漸變論與間斷平衡說(上)

    如果說依照達爾文的理論:生物是慢慢累積變異而變成新種,那理當可以透過一系列的化石來觀察出形態漸進的過程,但在實際上大部分的觀測結果並非如此,這些化石總是維持著很高的同質性,但是在另一個很接近的地質時間裡,兩者卻又產生了明顯的形態落差。這個現象由梅爾 (Ernst Mayr) 首先發現,古爾德和艾崔奇提出了解釋理論,突破了百餘年來達爾文的論述。 Continue reading →

  • 災變論、均變論、生物漸變論與間斷平衡說(上) 2016/07/15

    災變論、均變論、生物漸變論與間斷平衡說(上)(Catastrophism, Uniformitarianism, Phyletic Gradualism & Punctuated Equilibrium) (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林明慶

    古代在西方世界中,人們往往因為宗教的關係,將所發現到的化石歸因於聖經提到的大洪水中死去的動物。到了十九世紀初期,更多化石被有系統性地發掘出來之後,比較過後的結果,才發現這些生物很多都沒辦法和現生生物對應起來,似乎是完完全全不同種的生物(好比魚龍和蛇頸龍等)。若是符合聖經的論述,照理來說生物是上帝的完美創造,並不會產生任何改變,更不用提會消失,那怎麼會冒出這些不知名的生物呢?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