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外來種(Alien Species/Exotic Species/Introduced Species)-中 2010/09/14

    外來種(Alien Species/Exotic Species/Introduced Species)-中
    桃園縣立桃園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吳俊儀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三﹑外來種的影響:
    1.對經濟上的影響:各國政府每年都必須支付龐大的金額,作為防治或賠償外來種或外來入侵種所造成的農業、健康、生態各方面的損失。

    例如美國政府在1999年估計,每年因外來生物而付出的代價高達一千多億美元,其中包括白蟻、火蟻及斑馬紋貽貝的防治與除害;而台灣因外來種毫無計畫的棄置,例如對於福壽螺的防治,雖然每年花費甚多,效果卻不顯著,造成族群擴散至農田,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及大量減產,政府必須以大量金額補償農民,農民每年也必須花費金額購買農藥噴灑,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

    2.對生態上的影響:
    (1)造成掠食:外來種引入後最直接的危害是掠食當地原生種,使原生種族群數量降低,往往使原生物種的數量降低甚至滅絕。

    1950年關島褐色樹蛇由新幾內亞被引進關島後,造成多種鳥類面臨滅絕;非洲的維多利亞湖引進尼羅河鱸魚後,捕食湖中各種魚類,造成200種以上的魚種消失。

    (2)造成競爭與排擠:如果被引進外來種生物其生態習性與原生物種相似,那麼無論是在自然資源或棲地利用方面,將會與原生物種發生競爭現象,導致生態系平衡的破壞或物種滅絕。

    例如:引入台灣的象草與五節芒;蘭嶼引入木麻黃造成對許多原生種植物的威脅;覆蓋墾丁國家公園半數面積的銀合歡;引進的泰國八哥等各種八哥與台灣八哥之間的競爭與排擠等。 Continue reading →

  • 外來種(Alien Species/Exotic Species/Introduced Species)-上 2010/09/14

    外來種(Alien Species/Exotic Species/Introduced Species)-上
    桃園縣立桃園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吳俊儀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一、何為外來種?
    將一生物由原產地引進到原產地以外的地方,係指非本地環境中所存在的生物。

    一般而言,外來種(alien species)係指相對於本地種,對某一區域或特定生態系統而言,不是該區域或生態系統本地的任何物種(包括種子、卵、孢子或其他可以使該物種繁殖的物質);而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則是指由於其引入已經或可能使經濟或環境受到損害,或危及人類健康的外來物種。故外來物種不一定會變成入侵種。

    1/10定律:平均每十種外來種引入只有一種能適應,而每十種中會有一種分佈極普遍而成為有害物種。

    二、外來種引入的原因?
    1.生物防治:某地區的某種生物因為缺乏天敵而繁殖過度且危害到環境,又因為人類希望減少農藥之類的使用,所以進行生物防治方法,而引進該種生物的天敵來控制其數量。 Continue reading →

  • 面積與距離對島嶼生物多樣性的影響(Island Biogeography)-下 2010/09/14

    面積與距離對島嶼生物多樣性的影響(Island Biogeography)-下
    台北縣天主教聖心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家榕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B)距離效應:島嶼的物種來源通常是大陸或其他島嶼。所以越靠近種源的島嶼會有較高的遷入率,也因此往往有更多的物種。距離種源遙遠的島嶼則有較低的遷入率,而且平衡時往往維持較少的物種。所以,隔離度越高的島嶼,通常有比較低的物種遷入率。

    上圖中我們暫不考慮島嶼面積的大小,而考慮島嶼與種源的距離遠近。曲線表示物種拓殖島嶼的速率,曲線皆由左至右下降,表示拓殖初期因為還有許多未被使用、等待被使用的生態區位(niches),當來自種源的快速散播者快來到這個島嶼,物種拓殖率居高的情況下,使生態區位很容易就被填滿了。 Continue reading →

  • 面積與距離對島嶼生物多樣性的影響(Island Biogeography)-上 2010/09/14

    面積與距離對島嶼生物多樣性的影響(Island Biogeography)-上
    台北縣天主教聖心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家榕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依據MacArthur和 Wilson的「島嶼生物地理學」(island biogeography)理論,島嶼的生物多樣性主要取決於物種(1)拓殖率(colonization rate) (2)滅絕率(extinction rate) 所達平衡點。

    影響島嶼生物多樣性的效應如下:面積效應(area effect)、距離效應(distant effect)、邊緣效應(edge effect)、連結效應(connection effect)、排擠效應(crowding effect)。以下簡述物種拓殖和滅絕率與面積效應(area effect)、距離效應(distant effect)之關係。

    (A)面積效應:物種拓殖島嶼後的滅絕率受到面積大小的影響。較大的島嶼中物種的棲地面積更大,且有較多種類的物種棲地,所以較多物種遷入後使棲地異質化,將會成功地增加物種數量。

    另外,較大面積的島嶼還可降低物種因為偶發事件而發生的滅絕,使滅絕率較低。因此,往往大面積島嶼將會比小面積島嶼有更多的物種。

    在上圖中,我們暫不考慮島嶼與種源的距離遠近,在此圖中我們只比較不同面積大小的島嶼。曲線表示大面積島嶼和小面積島嶼的物種滅絕率,曲線皆由右至左下降,表示物種數量越多,滅絕率越高,反之,則滅絕率越低。 Continue reading →

  • 常見臺灣的外來種(Alien Species in Taiwan ) -爬蟲類篇 2010/09/14

    常見臺灣的外來種(Alien Species in Taiwan ) -爬蟲類篇
    臺北市立仁愛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黃郁芸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生物多樣性是每個國家必須重視的生態議題。對於臺灣這個島嶼而言,除了棲地開發破壞、過度捕獵等因素外,外來物種的入侵也是喪失生物多樣性不可忽視的因素。
       
    所謂『外來種』(Exotic species或Alien species)是指出現在自然分布範圍及其擴散潛力以外的物種;也就是,原先並不屬於該生態系但被人類自外地蓄意或無意間引入之生物物種。這些外來種通常自原產地引入後,經適應和歸化,約有10%能自行繁殖建立穩定族群;在已建立穩定族群的外來種中,又約10%可能因捕食、競爭或傳染疾病等,導致生態浩劫、經濟損失及威脅人體健康等災害,這些外來種才能稱之為『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所以,外來種不必然是入侵種,如玉米、甘藷、芒果、蕃石榴等等雖是外來種,但卻是我們賴以維生的重要作物。

    以下將介紹數種臺灣常見的爬蟲綱外來種:
    01、紅耳龜〈紅耳泥龜、紅腮龜〉Red-eared Slider〈學名: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誤稱為巴西龜的紅耳龜,原產於北美洲的美國東部、東南部到墨西哥灣。性情兇猛,成體常被飼主遺棄或放生,適應力強,耐污力高,食性廣泛。已於臺灣各地成功建立族群,本土龜種遭受嚴重威脅。

    Continue reading →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下 2010/09/11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下
    桃園縣立幸福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陳美如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珊瑚礁是海洋中最美的生態系,它提供食物、維繫海洋物種多樣性、提供觀光資源並保護海岸,而全球暖化、海洋酸化、過漁與來自陸地的汙染,使全球珊瑚礁生態系快速衰退並消失,截至2008年,全世界已有19%的珊瑚礁死亡;15%嚴重受威脅,可能在未來10-20年間消失;20%在受威脅狀態,可能在20-40年間消失。

    由於開發造成棲地零碎化,會使物種消失的速度雪上霜,一旦棲地縮小,生物族群縮小,遺傳多樣性的降低,弱化族群內生物的健康和適應能力,族群的崩潰的時程就可能近在眼前;加上人類基因改造生物的快速擴張,整個地球生物基因庫的結構汲汲可危。 Continue reading →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上 2010/09/11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上
    桃園縣立幸福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陳美如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哈佛大學生物學家E.O. Wilson在1993年曾提醒世人:”地球每年約喪失3萬個物種(species)”,其他報告估計現今地球每小時喪失3個物種,使得許多生物學家開始警覺到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危機:地球史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悄然展開了,且其嚴重程度遠超過E.O. Wilson所估計,物種以自然滅絕50~100倍的速度消失中。

    過去地球曾經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但其性質和現今完全不同。過去的生物大滅絕主要肇因於自然事件,如:氣候變遷、隕石撞擊地球、地殼變動、火山爆發…等因素,在短時間內即摧毀地球生態,使大量生物滅絕,並結束一個地質年代。 Continue reading →

  • 墾丁珊瑚礁生態系(Coral Reef Ecosystem)劣化-下 2010/09/11

    墾丁珊瑚礁生態系(Coral Reef Ecosystem)劣化-下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生物科郭美貞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加上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珊瑚礁資源狀態屢受衝擊,2009年颱風侵襲對墾丁海域珊瑚礁造成重大破壞,使得恆春半島西岸及南灣西岸的珊瑚覆蓋率大幅降低,尤其是莫拉克颱風之後湧入的大量泥沙沈積物及養殖場溢出的魚類,對於當地海洋生態的衝擊,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復原。

    墾丁地區每年吸引了無數的遊客,特別是在假日短暫時間內湧入大批人潮,眾多遊客造訪不僅帶來垃圾與有機廢水,因應遊客「吃海鮮」需求的漁獲行為,更是對珊瑚礁魚類生態造成很大的衝擊。墾丁珊瑚礁中體型較大的指標魚類(包括:大型鸚哥魚及隆頭魚),及其他具經濟價值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 (如:龍蝦、硨渠貝) 的豐度都非常低。

    另外,若和全球其他珊瑚礁生態系比較,墾丁南灣海域單位面積的魚類生物量、魚類生物量的比例,以及漁獲生物的平均營養階層都低於其他珊瑚礁,顯示墾丁南灣海域不但魚的數量少,魚的體型也小。然而南灣珊瑚礁生態系的總漁獲量卻仍高於其他珊瑚礁。

    這些研究結果都證實墾丁珊瑚礁生態系已明顯有過度漁撈(過漁)現象。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