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病毒致病機轉與治療(Virus) 2009/04/09

    病毒致病機轉與治療(Virus)
    南投縣草屯國民中學自然領域陳韋孜實習教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在造成人類眾多疾病的病原體之中,病毒所造成的疾病往往是最為嚴重與廣泛性的,不管是人們所熟知的鼻咽癌、子宮頸癌、肝癌、乳癌等癌症,或是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下痢、腸套疊、愛滋病等疾病,都與病毒的感染有密切的關係。目前已知病毒感染造成疾病的因素包含,產生有毒物質干擾細胞代謝,利用病毒蛋白干擾宿主的免疫反應,甚至於改變宿主的基因表現造成癌症等。

    當病毒利用飛沫、血液、飲食等方式進入到人體內,並不會造成全面性的感染,而是需要利用病毒上專一的醣蛋白尋找專一的組織細胞感染,當病毒感染細胞後,會表現三種特性的蛋白質,第一種為複製酶,用以複製病毒的基因組,這些複製酶有些是病毒自己產生的,如:小兒麻痺病毒或疱疹病毒;有些則是竊取宿主的聚合酶,如:人類乳突瘤病毒。第二種為結構蛋白,用以包裹新合成的病毒基因組,形成新的病毒顆粒。第三種為非結構蛋白,用以改變細胞的代謝作用及免疫反應,使病毒能長期生存於宿主細胞中。 Continue reading →

  • 淺談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和壓力調控(下)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2009/04/09

    淺談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和壓力調控(下)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一懿老師/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請參閱:淺談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和壓力調控(上)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軸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1.下視丘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室旁核神經元具有神經內分泌的功能,可以合成並分泌多種激素,包括儲存在腦垂腺後葉的催產素和抗利尿激素,以及調節腦垂腺前葉的多種釋放激素,其中在HPA軸中所要討論的,主要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

    2.腦垂腺前葉:CRH可以促進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又作corticotropin,ACTH)的釋放,此激素是由腦垂腺前葉所產生,目標器官則是腎上腺皮質,同時腦垂腺前葉也會分泌β-腦內啡(beta-endorphine),用以減輕身體的痛覺。

    3.腎上腺皮質:在ACTH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並分泌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主要是皮質醇(cortisol)。糖皮質激素可以回饋作用於下視丘和腦垂體,分別抑制CRH和ACTH的合成與分泌,產生負回饋控制。 Continue reading →

  • 淺談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和壓力調控(上)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2009/04/09

    淺談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和壓力調控(上)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一懿老師/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2009年2月,神經生理學家Michael Meaney發表他和同事的研究結果:受虐兒童不只是容易產生情緒困擾的問題,受虐的經歷還會造成腦的永久性改變。他們發現:曾經歷受虐事件的孩童,即使在過了幾十年後,其腦中和壓力控制有關的一個基因,仍會受到影響。在先前以大白鼠為對象的實驗結果中,也可觀察到類似的模式:被母親忽略的大白鼠,壓力反應的荷爾蒙系統和正常老鼠不同,這個荷爾蒙系統,也就是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簡稱為HPA) 的回饋控制系統,在受虐動物的神經細胞中,負責製造糖皮質素受體的基因受到影響,這種受體原本可以壓抑HPA反應,在受虐體物體內卻不能正常運作,使得這些動物長期生活在的較高壓力之下。

    科學家在人腦內發現相同的現象,Michael Meaney和他的同事在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研究了三組死亡成人的腦部構造,這三組腦的來源分別為:第一組樣本的幼年時期曾有受虐經驗,而且曾經試圖自殺過;第二組樣本也曾經自殺過,但不具受虐兒背景;第三組則是因其他原因猝死,且沒有受虐經驗。研究人員從樣本的下視丘細胞抽取DNA,檢測糖皮質素受體的基因表現,他們發現:受虐者和受虐老鼠一樣,在這個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具有較高的甲基化,使得個體無法表現適當的壓力反應,其他兩個對照組樣本的基因,則沒有這樣的情況。 Continue reading →

  • 「嗶嗶嗶!非請莫入」腦的守門員—談血腦障壁(下) 2009/04/09

    「嗶嗶嗶!非請莫入」腦的守門員—談血腦障壁(下) (Blood Brain Barrier,BBB)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一懿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連結:「嗶嗶嗶!非請莫入」腦的守門員—談血腦障壁(上)

    第三層來自星狀膠細胞(astrocyte):星狀膠細胞是一種位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神經膠細胞(glial cell),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星狀膠細胞誘導腦外的微血管內皮細胞形成緊密連接,並且以其細胞質延伸出去形成終足(endfeet),包圍住微血管壁外 $$85\%$$ 的表面積;此外,星狀膠細胞有助於維持腦內離子濃度的平衡。

    這麼嚴格的管制使得幾乎所有的物質都無法通過血腦障壁,除了氧氣,二氧化碳和血糖等腦細胞的必需品和代謝廢物以外,大部分的離子、藥物和蛋白質根本無法擴散通過,更遑論微生物等病原體。科學家更發現,和其他組織的微血管內皮細胞相比,譬如肌肉組織的微血管內皮細胞,腦內微血管內皮細胞的胞飲作用很微弱,因此,藉胞飲作用運送大分子物質和電解質的能力十分有限,更加強了腦微血管壁的屏障功能。 Continue reading →

  • 「嗶嗶嗶!非請莫入」腦的守門員—談血腦障壁(上) 2009/04/09

    「嗶嗶嗶!非請莫入」腦的守門員—談血腦障壁(上) (Blood Brain Barrier,BBB)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一懿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腦是一個精密又脆弱的器官,因此需要有特別強大的保護作用,在腦的外側,除了頭皮、堅硬的顱骨、三層腦脊髓膜與流動於其間的腦脊髓液之外,血腦障壁更稱職地扮演了守門員的角色,讓不良分子難以闖入腦的世界裡。

    19世紀末,保羅.艾利希(Paul Ehrlich)在一個實驗中發現了這個屏障。艾利希是一位微生物學家,他當時正在研究染色技術,希望使用染色的方法,讓微生物的構造能夠現形。艾利希也曾嘗試將染色劑注入動物體內,例如注入苯胺(aniline),苯胺在當時是一種常用的染料,他發現所有的器官都會被苯胺染上顏色,唯獨腦細胞沒有被染上。當時,艾利希將此現象歸因為腦細胞和染色劑的親和力不佳,沒有辦法吸收足夠劑量的染料。 Continue reading →

  • DNA重組的特性(DNA recombination) 2009/04/09

    DNA重組的特性(DNA recombination)
    南投縣草屯國民中學自然領域陳韋孜實習教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DNA重組(DNA recombination),顧名思義就是DNA分子或是片段的重新組合,使其產生變異。而這也是生物多樣性與長年演化的重要關鍵之一。而重組DNA的性質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一、同源性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意指參與重組的染色體DNA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不一定為同源染色體),此類型的DNA重組在原核及真核細胞皆有發生,最常見於細胞的減數分裂(meiosis)中。在大腸桿菌(E. coli)中,參與同源序列重組的機制為RecBCD pathway,主要是藉由Rec蛋白及Ruv蛋白(包括RecBCD、RecA、RuvA、RuvB及RuvC)參與其中。首先RecBCD會先行辨識3′端的chi site(其序列為5′-GCTGGTGG-3′),利用其nuclease活性使DNA產生缺口,而RecA與SSB (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蛋白會結合至切口上,協助兩股同源基因進行互換。之後RuvA、RuvB的參與可提供互換DNA 片段進行分支移位(branch migration),最後RuvC接合成異源雙股(heteroduplex)或重組性產物,使含有互換基因的DNA得以形成。值得一提的是Rec蛋白除了參與同源基因的互換外,對於DNA的修復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Continue reading →

  • 粒線體疾病(Mitochondrial disease) 2009/04/07

    粒線體疾病(Mitochondrial disease)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一懿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 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粒線體疾病是一群因粒線體功能異常引起的疾病,在真核細胞中,粒線體是細胞的發電機,可以將食物中的能量轉變為細胞可以利用的能量形式,即ATP分子,粒線體疾病的成因大多牽涉到粒線體這項功能的缺陷,其中有一部分和粒線體DNA(mtDNA)的異常有關,但由於控制粒線體複製的基因位在體染色體上,細胞核內的DNA也控制了大部分粒線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表現,因此這些地方的基因異常同樣會引起粒線體病變。 Continue reading →

  • 鐮型血球貧血症 2009/04/07

    鐮型血球貧血症 (Sickle Cell Anemia)
    臺北市忠孝國民中學自然領域張馨文實習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 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許多疾病是有單一DNA的突變所引起的,鐮型血球貧血症患者的血紅素 (hemoglobin; Hb) 產生突變,是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一種疾病。血紅素是紅血球中負責攜帶氧氣的蛋白質,正常成人的血红素是由兩條α胜肽鏈和兩條β胜肽鏈所構成,其中α胜肽鏈由141個胺基酸組成,基因(HbA) 位於第16對染色體;β胜肽鏈則由147個胺基酸組成,基因(HbB) 位於第11對染色體。

    鐮型血球貧血症患者的α胜肽鏈完全正常,但其β胜肽鏈的DNA序列在起始端的第20個核苷酸發生點突變,由原來的三聯密碼子-GAG-變成-GTG-,因此在轉譯時,β胜肽鏈近N (前)端的第6個胺基酸,則由麩氨酸(glutamic acid)變成纈胺酸(valine)。 Continue reading →